和玉溪贺桂老钦宴诗二首(其一)
明 · 孙承恩
南省春朝芳宴开,湛恩传自九天来。
庙谟式仰多殊绩,台翰争誇出妙裁。
桓老漫言稽古学,姚公曾擅济时才。
叨陪愧我何为者,笑插宫花倚醉回。
庙谟式仰多殊绩,台翰争誇出妙裁。
桓老漫言稽古学,姚公曾擅济时才。
叨陪愧我何为者,笑插宫花倚醉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孙承恩在一次宫廷盛宴上的感受与感慨。诗中通过“南省春朝芳宴开”一句,展现了宴会的盛大与季节的美好,春日的生机勃勃与宴会的欢愉氛围相得益彰。接着,“湛恩传自九天来”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九天”这一古代神话中的概念,象征皇帝的恩泽从天而降,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庙谟式仰多殊绩,台翰争夸出妙裁”两句,赞美了庙堂之上的决策者们卓越的功绩与文采飞扬的才华,强调了他们在国家治理与文化创造方面的贡献。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庙堂与台翰(指朝廷官员)的成就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的非凡才能。
“桓老漫言稽古学,姚公曾擅济时才”两句,引用历史人物桓温与姚崇的例子,暗含对宴会中宾客们的敬意与期待。桓温以博学著称,而姚崇则以治国之才闻名,诗人借此表达对在场嘉宾智慧与能力的赞赏。
最后,“叨陪愧我何为者,笑插宫花倚醉回”两句,是诗人对自己身份与地位的谦逊表达。他虽有幸参与如此盛大的宴会,却深感自己的微不足道,只能以笑插宫花、醉态归家的方式,来回应这份荣幸与宴会的欢乐气氛。这种自我反思与谦逊的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与对社会礼节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更蕴含了对国家、文化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在场嘉宾才能与贡献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