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金谷步障歌赏析

金谷步障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金谷水派银河流,金谷峙据三神丘。
太仆卿君十二楼,花草不识人间秋。
蜀江染丝云五色,紫凤衔丝中夜织。
剪断鲸涛三万匹,天女江妃不敢惜。
明珠量斛买娥眉,时时玉笛障中吹。
红鸾翠鹊飞在地,香尘蹋蹋凝流脂。
野鹰西来歌吹歇,踏锦未收风雨裂。
楼前甲士屯如云,楼上佳人坠如雪。
于乎董家郿坞金成泥,鬼灯一点然空脐。
齐州奴,何用尔,只须豆粥与萍齑。
不见祇今金谷底,野花作障山禽啼。

拼音版原文

jīnshuǐpàiyínliújīnzhìsānshénqiū

tàiqīngjūnshíèrlóuhuācǎoshírénjiānqiū

shǔjiāngrǎnhóngfèngxiánzhōngzhī

jiǎnduànjīngtāosānwàntiānjiāngfēigǎn

míngzhūliángmǎiéméishíshízhàngzhōngchuī

hóngluáncuìquèfēizàixiāngchénníngliúzhī

yīng西láichuīxiējǐnwèishōufēngliè

lóuqiánjiǎshìtúnyúnlóushàngjiārénzhuìxuě


dǒngjiāméijīnchéngguǐdēngdiǎnránkōng

zhōuyòngěrzhīdòuzhōupíng

jiànzhījīnjīnhuāzuòzhàngshānqín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杨维桢的《金谷步障歌》描绘了一幅奢华而繁华的景象。诗人以金谷水和银河流为背景,强调了金谷园的壮丽气势,太仆卿的居所十二楼更是花草繁盛,仿佛与世隔绝,不知人间秋意。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蜀江五色云彩和紫凤夜织的神话元素,展现了极尽华美的纺织技艺,以及珍珠堆积的财富。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笛声悠扬、鸾鹊纷飞、香尘四溢的热闹场景,然而随着“野鹰西来”和风雨的侵袭,这种繁华瞬间瓦解,楼上的佳人如同雪花般坠落,显露出世事无常的悲凉。最后,诗人以董卓郿坞的衰败和金谷园的荒芜作结,感叹昔日荣华已逝,只剩下野花鸟鸣,寓意物是人非。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象征,展现出从极盛到衰落的鲜明对比,寓言了人生的兴衰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词语解释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敢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翠鹊的意思:喜鹊。 元 杨维桢 《金谷步障歌》:“红鸞翠鹊飞在地,香尘蹋蹋凝流脂。”...

豆粥的意思:(1).用豆煮成的粥。《后汉书·冯异传》:“时天寒烈,众皆飢疲, 异 上豆粥。明旦, 光武 谓诸将曰:‘昨得 公孙 豆粥,飢寒俱解。’” 宋 苏轼 《豆粥》诗:“君不见 呼沱 流澌车折轴, 公孙 仓皇奉豆粥。”(2).指米中掺豆煮成的粥。 许地山 《危巢坠简·解放者》:“在窗户底下,他喝着豆粥,抽着烟,眼睛不住地看往来的行人,好像在侦察什么案情一样。”...

娥眉的意思:◎ 娥眉 éméi(1) [delicate eyebows]∶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2) [a beautiful woman]∶漂亮的女人,美女...

风雨的意思:(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

歌吹的意思:歌唱吹奏。《汉书·霍光传》:“引内 昌邑 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宋 司马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诗:“常思去岁初,西轩习歌吹。”歌声和乐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 唐 温庭筠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诗:“併起别离恨,思闻歌吹喧。” 鲁迅 《呐喊·社戏》:“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 赵庄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歌吹的意思:歌唱吹奏。《汉书·霍光传》:“引内 昌邑 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宋 司马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诗:“常思去岁初,西轩习歌吹。”歌声和乐声。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 唐 温庭筠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诗:“併起别离恨,思闻歌吹喧。” 鲁迅 《呐喊·社戏》:“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 赵庄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谷水的意思:(1).山沟中时断时续的流水。《管子·度地》:“山之沟,一有水,一毋水者,命曰谷水。” 许维遹 校:“‘山’下脱‘水’字,《文选·班叔皮<北征赋>》注引有‘水’字。”(2).指谷间的流水。 汉 班彪 《北征赋》:“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宋史·吴挺传》:“郡东北有二谷水, 挺 作二堤以捍之。”(3). 松江 的别名。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崑山 阴。” 清 沉道映 《登泖中潮音阁眺望有怀》诗:“ 谷水 崑 阴俱在眼,可怜二 陆 久凋零。” 明 陶宗仪 《辍...

谷底的意思:比喻下降到的最低点;升降中的最低限度:产品销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跌至~。...

鬼灯的意思:鬼火。磷火。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叶葱奇 疏解:“鬼灯,指燐火。”...

河流的意思:[释义](名)地球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如江、河等)的统称。 [构成]偏正式:河(流 [例句]沙漠中没有河流。(作宾语)...

何用的意思:(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

红鸾的意思:(1).神话传说中的红色仙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七:“忽闻下界笙簫曲,斜倚红鸞笑不休。” 前蜀 杜光庭 《题都庆观》诗:“三仙一一驾红鸞,仙去云閒遶古坛。”(2).旧时星命家所说的吉星,主婚配等喜事。《水浒传》第一○四回:“目下红鸞照临,应有喜庆之事。”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效颦》:“想红鸞天喜,未曾交运。”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想此行呵,定有红鸞佳信。”...

花草的意思:◎ 花草 huācǎo[flowers and grass;flowers and plants] 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佳人的意思:[释义](名)〈书〉美人。 [构成]偏正式:佳(人 [例句]她真是个俏佳人。(作宾语)[反义]才子...

甲士的意思:披甲的战士。泛指士兵。《左传·闵公二年》:“ 齐侯 使 公子无亏 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 曹 。”《后汉书·皇甫规传》:“郡将知 规 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 羌 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三国演义》第三回:“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一面是走上四个甲士来,恭敬的向 伯夷 和 叔齐 立正、举手,之后就两个挟一个,开正步向路旁走过去。”...

剪断的意思:(1).干脆利落。《红楼梦》第二七回:“刚纔这两遭説话虽不多,口角儿就很剪断。”(2).切断,打断。 叶圣陶 《倪焕之》十:“锣鼓声已在身旁了, 焕之 才剪断了独念,抬起眼睛来看。”...

江妃的意思:亦作“ 江婓 ”。传说中的神女。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 江妃 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於 江 汉 之湄,逢 郑交甫 ,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 晋 左思 《蜀都赋》:“试水客,艤轻舟;娉 江婓 ,与神游。” 宋 杨万里 《江水》诗:“ 江妃 将底药,软此千里玉?” 清 厉鹗 《折桂令·浩然巾》曲:“分明是 江妃 后尘,又猜疑 孟浩 前身。”...

金谷的意思:(1).指钱财和粮食。 汉 扬雄 《大司农箴》:“时惟大农,爰司金穀。”《新唐书·戴叔伦传》:“安之者莫先於兵,兵所藉者食,故金穀之司不轻易人。”《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自少为吏,工书算,颇知金穀聚敛之事。”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 固辞,以不习金穀之事。因言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 尧 舜 之道,以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2).谓富庶。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君寧久寄金穀地,方执赐笔磨蚴螭。”(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北。《初学记》...

鲸涛的意思:惊涛,巨浪。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但见鲸涛蹙雪,蜃阁排空,石桥之柱欹危, 蓬岫 之烟杳渺,恐葬鱼腹,犹贪雀生。” 明 刘基 《尉迟杯·水仙花》词:“三岛鲸涛迷天地,欢会处都成间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天津水师》:“守御海口,以防鲸涛不测之变。”...

楼上的意思:◎ 楼上 lóushàng[upstairs] 房屋中在底层之上的部分...

明珠的意思:[释义](名)比喻珍爱的人或美好的事物。 [构成]偏正式:明(珠...

齐州的意思:犹中州。古时指中国。《尔雅·释地》:“岠齐州以南,戴日为 丹穴 。” 郭璞 注:“岠,去也;齐,中也。” 邢昺 疏:“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汤问》:“ 汤 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 曰:‘犹齐州也。’” 张湛 注:“齐,中也。”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染丝的意思:将丝染色。喻受人薰陶感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斲梓染丝,功在初化。器定綵成,难可翻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墨翟 悲於染丝,是之谓矣。”...

人间的意思:[释义](名)人类社会。 [构成]偏正式:人(间 [例句]人间乐园。(作定语)[反义]天上...

如云的意思:(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三神的意思:(1).指天神、地祇、山岳。《史记·司马相如传》:“挈三神之驩,缺王道之仪,羣臣恧焉。” 司马贞 索隐引 如淳 曰:“谓地祇、天神、山岳也。”《汉书·扬雄传上》:“感动天地,逆釐三神。”(2).道教指人体三丹田之神。《黄庭内景经·隐影》:“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歘游遨无遗忧。” 梁丘子 注:“三神,三丹田之神也。”(3).指三尸神。《黄庭外景经·中部经》:“外本三阳物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神,一本作“ 阴 ”。...

山禽的意思:山中之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分 襄阳郡 之 鄀叶县 属 义阳县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树松竹杂木善草於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 南朝 陈 张正见 《陪衡阳王游耆阁寺》诗:“秋窗被旅葛,夏户响山禽。” 唐 杜甫 《解闷》诗:“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神丘的意思:(1).祭社神之坛。《庄子·应帝王》:“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重凿之患。” 成玄英 疏:“神丘,社坛。” 三国 魏 阮籍 《猕猴赋》:“鼷畏逼以潜身兮,穴神丘之重深。” 晋 陆云 《岁暮赋》:“处孝敬於神丘兮,结祗慕於帷桑。”(2).灵异的山丘。 汉 应瑒 《灵河赋》:“咨灵川之遐源兮,于 崑崙 之神丘。”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

识人的意思:识别人。 明 海瑞 《兴革条例·户属》:“纵目力低下,未必识人,然朝夕相亲近,闻见参互,较之提学取决於一日或胜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爹爹最是识人,或者果是好人也未见得。”...

时时的意思:常常。《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收风的意思:指犯人放风后返回牢房。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二一章:“他凝望着一间间牢房依次放风,依次收风。”...

蜀江的意思:蜀郡 境内的江河。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之一:“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及至重阳天也霽,催醉, 鬼门关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天下之险,莫如 蜀 江,莫如沧海。”...

太仆的意思:(1).官名。 周 官有太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命,为王左驭而前驱。 秦 汉 沿置,为九卿之一,为天子执御,掌舆马畜牧之事。 南朝 不常置。 北齐 始称太仆寺卿、少卿。历代沿置, 清 废。参阅《周礼·夏官·太仆》、《汉书·百官公卿表》、《通典·职官七》。(2).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这的是小生的违拗,告太僕且躭饶。”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并没有这事。只是老汉不认的太僕,休怪,休怪!”...

天女的意思:(1).天上的神女。《魏书·序纪·圣武帝》:“歘见輜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对曰:‘我,天女也。’” 宋 王安石 《宿定林示宝觉》诗:“天女穿林至, 姮娥 度陇来。” 清 龚自珍 《好事近·行箧中有小像一幅,以词为赞》:“三界最消魂,只有辩才天女。”(2).星名。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 司马贞 索隐引《荆州占》曰:“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3).燕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鷰,一名天女。”...

屯如的意思:困难貌。《易·屯》:“六二,屯如邅如。” 孔颖达 疏:“屯是屯难,如是语辞也。”《陈书·高祖纪上》:“ 太清 否亢, 桥山 之痛以深; 大宝 屯如, 平阳 之祸相继。”...

五色的意思:[释义](名)五彩。 [构成]偏正式:五(色 [例句]五色气球在空中飘着。(作定语)...

香尘的意思:(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 沉佺期 《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宋 柳永 《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明 唐寅 《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

野花的意思:◎ 野花 yěhuā[wild flower]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一点的意思:◎ 一点 yīdiǎn(1) [point]∶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2) [a little;a bit]∶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做一点事(3) [side]∶一方面,一部分抓住一点,不及其余(4) [a hour]∶一小时下午一点...

银河的意思:◎ 银河 Yínhé[the milky way]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玉笛的意思:(1).玉制的笛子。《西京杂记》卷三:“ 秦 咸阳宫 有玉笛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隐相次,息亦不见,名曰:昭华之琯。”(2).笛子的美称。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 洛 城。” 宋 辛弃疾 《临江仙·醉宿崇福寺》词:“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刘 视牀头乐具毕备,遂取玉笛请为翁寿。”(3).指笛声。 明 高濂 《玉簪记·情见》:“听玉笛惊春怨,此际愁肠千万段。”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

于乎的意思:同“ 呜呼 ”。感叹词。《诗·大雅·云汉》:“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饉荐臻。” 朱熹 集传:“於,音乌。乎,音呼。”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行行各努力兮,於乎!於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辩》:“於乎!世隔而后其议公,事久而后其论定。” 清 冯桂芬 《和丁雨生中丞荔支原韵》:“於乎!今兹莫问齿牙芬,待埽瀛壖鹅鸛羣。”...

中夜的意思: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紫凤的意思: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珮,赤鳞犯舞拨 湘 絃。”《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

十二楼的意思:(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2).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