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姚白
宋 · 张方平
平舆旧龙渊,今复见鳞角。
隐景入虚无,长吟振寥廓。
宁为嗜欲留,当假风雷作。
我亦待扶摇,徘徊伴黄雀。
隐景入虚无,长吟振寥廓。
宁为嗜欲留,当假风雷作。
我亦待扶摇,徘徊伴黄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赠姚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姚白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首句“平舆旧龙渊,今复见鳞角”以“龙渊”喻指深邃的友情或深厚的友谊,通过“旧”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长久与深厚。接着“今复见鳞角”则暗示了在时光流逝中,这份友情依然鲜活,如同龙身上的鳞片一样,虽历经岁月却依旧闪耀着光芒。
“隐景入虚无,长吟振寥廓”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翱翔的画面。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沉思与感慨比作“隐景”,在“虚无”中寻找精神的归宿,通过“长吟”释放内心的情感,让声音穿透虚空,回荡在广阔的天地间。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宁为嗜欲留,当假风雷作”表达了诗人宁愿放弃世俗的诱惑与束缚,也要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激情。这里的“风雷”象征着力量与变革,诗人希望借助这样的力量,冲破束缚,实现自我超越。
最后,“我亦待扶摇,徘徊伴黄雀”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黄雀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愿意与好友姚白一同分享这份自由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由与理想的深切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