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赏析

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

明 · 高启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却惭扰扰尘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

拼音版原文

jiěxiàháixúnjiùmǎnchuánhuángguòcháng

jiāshāyǐngqiūshānyuǎnshèguāngxuán

éshíjiǎngshíchángràotīngyuánzhīdìnghòujīng

quècánrǎorǎochénzhōngjuéjīnshà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送丕上人还四明育王寺》,描绘了送别僧人丕上人回归深山古寺的情景。首句“解夏还寻旧寺栖”表达了丕上人在夏季结束时返回寺中修行的生活,"满船黄叶过长溪"则以落叶满船的景象渲染出秋天的宁静与萧瑟,暗示着上人归途的寂寥。

接下来两句“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通过描绘上人的身影在远处秋山中渐行渐远,以及夜晚塔影下舍利子的微光照耀,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体现了佛教寺庙的庄重和修行者的超然。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运用拟人手法,写鹅和猿猴都能感知到上人的禅定,它们的行为反映出对上人修行生活的敬仰和理解,进一步突显了寺中的清修生活。

最后两句“却惭扰扰尘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诗人自谦为尘世纷扰的俗人,对比上人选择的清净之路,表达了对上人超脱尘世的羡慕和对自己迷失于世俗的反思。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词语解释

过长的意思:◎ 过长 guòcháng[too lengthy;too unduly long] 过分拖延或冗长这篇文章写得过长,至少要压缩三分之一时间过长...

袈裟的意思:◎ 袈裟 jiāshā[cassock] 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惊啼的意思:受惊而啼叫或啼哭。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烧火盆行》:“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格磔。” 宋 洪迈 《夷坚甲志·仓卒有智》:“ 秀州 士大夫家一小儿,纔五岁,因戏剧,以首入捣药铁臼中,不能出……以新汲水急浇之,儿惊啼体缩,遂得出。” 明 高启 《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诗:“断猿哀雁总惊啼,我亦无端泪相续。”...

觉路的意思: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闢,理絶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跡晦名言之表。”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你只会啟他人觉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扰扰的意思:◎ 扰扰 rǎorǎo[be thrown into confusion] 形容纷乱的样子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如今的意思:[释义](名)现在,只能指较长的一段时间。 [构成]动宾式:如|今 [例句]如今比过去好。(作主语)[同义]现在、目前[同音]儒巾...

舍利的意思:[释义](名)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也叫舍利子(zǐ)。〈外〉梵文。...

时常的意思:[释义](副)常常,经常。 [构成]并列式:时+常 [例句]他时常出现在这个地方。(作状语)[同义]经常、常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