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三)赏析

西斋秋感二十首(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
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
世人不识察,自眩良独难。
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
与世留医方,良医其舍旃。

翻译

在静寂中无所事事,坐着欣赏我心中的天空。
这颗心庄重而不动,难道这样就不是圣贤吗?
谁说轲已经去世,这种文化传承就中断了呢?
凤凰麒麟的智慧,隐藏在古老的典籍中等待发现。
将这些智慧收纳于内心,能延续千年的精神之弦。
世人未能洞察,自我陶醉却难以理解。
董仲舒暂且放下帷幕,扬雄暂且撰写深奥的著作。
他们留给世人的,是治病救人的方法,真正的良医是不会舍弃的。

注释

宴坐:闲适地坐着。
俨:庄重的样子。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轲:指孔子弟子轲(轲,即孟子)。
斯文:文化和学术。
嘴角:比喻智慧或深意。
煎胶:比喻提炼智慧。
方寸:内心。
弦:比喻精神或思想的连续性。
眩:迷惑。
仲舒:董仲舒。
子云:扬雄。
医方:治病救人的方法。
良医:优秀的学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心无杂念,宴坐观赏天空的景象。诗中的“此心俨不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与古代圣贤修身养性的境界相契合。

接下来的几句“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文化的断层和传承的不易,轲是一种古代乐器的名字,这里可能是比喻着某种艺术或智慧的消亡,而“凤麟有嘴角”则是形容珍贵难寻的遗产。

诗人随后写道:“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这里的“敛之入方寸”可能意味着将那些宝贵的智慧和艺术集中保存,而“可续千古弦”则是希望这些传承能够久远,永续下去。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世人不识察,自眩良独难。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诗人感慨于世人往往不能辨识真才实学,而真正的贤者则隐退于世,如同古代贤士仲舒和子云,他们或低调行事,或在荒野中寻找智慧。

最后,“与世留医方,良医其舍旃。”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像良医留下的药方一样传承给后世,这里的“良医”可能是指那些真正懂得治愈人心的圣贤,而“其舍旃”则意味着他们虽然隐退,但智慧依旧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人才辨识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