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佳节惟立春元夕并在一日亦盛事也灯火笙簧处处有之斗城且尔况京都乎追想旧游成一诗聊摅郁郁(其二)
宋 · 姜特立
公堂宴处万灯明,灶鼓鼕鼕脆管清。
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
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
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
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
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注释
公堂:公开的厅堂。宴处:宴会场所。
万灯明:灯火辉煌。
灶鼓:厨房的鼓声。
鼕鼕:形容鼓声。
脆管:清脆的乐器。
莫厌:不要嫌弃。
青裙:穿青色裙子的舞者。
分作队:分队表演。
那无:怎能没有。
艳粉:美丽的女子。
笑倾城:笑容能迷倒全城。
甘心:心甘情愿。
挝鼓:击鼓。
投荒裔:来到偏远地区。
敢望:敢想。
传柑:传递贡柑(表示进献朝廷)。
近上京:接近京城。
咫尺:极近的距离。
宾朋:宾客朋友。
胡越:古代泛指边远地区,这里比喻距离遥远。
嘈杂:声音杂乱。
隐雷声:像雷声一样嘈杂。
翻译
在公堂上宴会时,灯火通明,厨房的鼓声咚咚,乐曲清脆悦耳。不要嫌弃青裙舞者分队表演,她们的笑容足以倾国倾城。
我心甘情愿敲鼓来到这偏远之地,只希望有一天能接近京城。
尽管宾客朋友近在咫尺,却仿佛相隔天涯,交谈声嘈杂如雷鸣。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公堂宴会上的热闹景象,灯火通明,鼓乐齐鸣,气氛热烈。诗人赞赏青裙少女组成的队伍活泼欢快,她们的笑容如花,令人倾倒。诗人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仍甘愿参与这样的庆祝活动,期待着能有朝一日接近京城,受到赏识。然而,尽管身边宾朋众多,身处繁华之中,诗人仍感到与京都的亲近仿佛隔着遥远的距离,周围人声嘈杂,仿佛隐含着雷鸣般的喧嚣。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抒怀,表达了诗人对京都繁华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郁郁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