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悯农
宋 · 王之道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业生产的艰难情景。诗人通过对稻田和农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农民劳作辛勤的同情以及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无奈。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瀰茫隔寸堤"两句,生动地展示了稻田因为连绵的雨水而变得难以区分,水势浩大到几乎要溢出田埂。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中遭受的不幸天气和劳作之艰辛的感慨。这里的“天意”暗示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同时“半身泥”则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恶劣环境中的勤劳与困顿。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困境的描绘。诗人用“一丸”指代农田被洪水吞没,无法挽救,而“千顷空怜”则表达了面对广袤农田因灾而失收时的无奈与哀伤。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好天气的渴望。这里的“朝满夕除”指的是农事紧迫,而“望晴心绪忆昌黎”则是诗人内心对于和谐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农民命运以及自然天气变化的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