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二)赏析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二)

明 · 释函可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
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
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
遂罄乡国语,一一与泪俱。
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
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
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
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
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
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
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
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
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
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
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
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
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
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初至文殊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夜晚围炉而坐、畅谈古今的情景,以及对道与诗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穿插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梨花飘落、春意渐逝,以及对远方西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最后,诗人在结束旅程时,回忆起匡山之约,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严命难以久留的无奈与犹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僧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