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入杭呈王察判(其一)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中州人物古犹今,复见风流正始音。
当日乘骢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
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
鲸浪驾风吹未散,溪山何处独追寻。
当日乘骢持绣斧,他年化鹤度青林。
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
鲸浪驾风吹未散,溪山何处独追寻。
注释
中州:古代中国中原地区,这里泛指历史中心地带。风流:指杰出人物的风采或才情。
正始:魏晋时期的一个时代,以学术自由和玄学盛行著称。
乘骢:骑着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绣斧: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装饰华丽的斧头,象征权力。
化鹤:典故,指仙人升天后变为仙鹤。
救世安民:拯救世界,安定人民。
求仙访道:寻找长生不老之道,道教修行的一种追求。
鲸浪:比喻巨大的困难或挑战。
溪山:山水风景,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翻译
古今人物在中州,又见到正始时代的风采。当年骑马持斧绣,未来也许会变为鹤飞过青翠树林。
谁能料到拯救世人、安定百姓的方法,其实也是追求仙道的心愿。
如鲸的大浪借风未消散,他在何处独自寻觅那溪山之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辛卯入杭呈王察判(其一)》。诗中,诗人通过对中州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风流人物精神的追慕,尤其是那些像正始时期的人物一样,兼具政治才能和道德风范的人。诗人提到他们既能手持绣斧,执行政务,造福百姓,又怀有寻求仙道的心志,体现出他们内外兼修的品质。
"当日乘骢持绣斧"描绘了他们当年的威严与能力,"他年化鹤度青林"则寓言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然而,诗人并未忘却他们的实际贡献,"谁知救世安民术,即是求仙访道心"揭示了他们高尚的政治理想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鲸浪驾风吹未散,溪山何处独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物精神的深深敬仰,以及自己在现实中寻找类似风流人物足迹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古代贤达的精神风貌,并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