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滩
宋 · 晁公溯
龙爪滩前江水平,蟆颐山下春草生。
白石既出细可数,杂花初开远更明。
日落尽见楼阁影,天晴易闻钟鼓声。
至今回思三峡路,蛇退猿愁心甚惊。
白石既出细可数,杂花初开远更明。
日落尽见楼阁影,天晴易闻钟鼓声。
至今回思三峡路,蛇退猿愁心甚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龙爪滩:形容滩地形状像龙爪。江水平:江面平静如镜。
蟆颐山:可能指某个有蛙眼状山峰的地方。
春草生:春天草木生长。
白石:白色的石头。
细可数:清晰可数。
杂花:各种野花。
远更明:在远处更显明亮。
日落:太阳落山。
楼阁影:楼阁的倒影。
天晴:天气晴朗。
钟鼓声:寺庙或村落的钟鼓声。
至今:直到现在。
蛇退:比喻山路曲折蜿蜒。
猿愁:猿猴哀鸣。
心甚惊:心中非常惊惧。
翻译
龙爪滩前江水如镜,蛙眼山下春草萌生。露出地面的白石清晰可见,初绽的野花在远处更加鲜明。
夕阳西下,楼阁倒影清晰可见,天气晴朗时能听到远处的钟鼓声。
至今回忆起三峡之路,想起蛇退猿啼,心中仍感到惊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爪滩前的宁静景象和春天的气息。江水清澈,水平如镜,反映出周围环境的静谧。蟆颐山下,春草茂盛,生机盎然。诗人细致地观察到白石清晰可见,杂花在远处更加鲜明,色彩对比鲜明。夕阳西下,楼阁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天气晴朗时,远处的钟鼓声清晰可闻,更显宁静中的生活气息。
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三峡之路的回忆。蛇退猿愁,可能象征着旅途中的艰辛与离别之感,诗人的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惊悸。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