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杂感四首(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儒生无分作公卿,况值中朝大命倾。
早是曹瞒忌何进,相期太甲杀阿衡。
衰时麟凤原非福,当道豺狼岂恤名。
一旅一成难藉手,上书空作不平鸣。
早是曹瞒忌何进,相期太甲杀阿衡。
衰时麟凤原非福,当道豺狼岂恤名。
一旅一成难藉手,上书空作不平鸣。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与愤慨。首联“儒生无分作公卿,况值中朝大命倾”表达了对儒家士人无法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施展抱负的感慨,同时也暗指了朝廷权力的衰落。颔联“早是曹瞒忌何进,相期太甲杀阿衡”运用典故,借曹操忌惮何进和商朝太甲欲杀伊尹的故事,隐喻了权臣的忌才和篡夺,以及贤能之士的无奈与失望。
颈联“衰时麟凤原非福,当道豺狼岂恤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患意识,将时局比作衰败时期,麟凤象征贤能之士,但在这个时代却难以获得福泽;而“当道豺狼”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权势者的凶残与无情,他们不顾一切名声,只顾自己的利益。尾联“一旅一成难藉手,上书空作不平鸣”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即使有心为国家发声,也如同徒劳无功,流露出深深的悲凉与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晚清时期社会政治的黑暗与动荡,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的无助与悲愤,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关注和对正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