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一)赏析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一)

宋 · 郑刚中
世态攲危转觉难,年来宜我面西山。
高情不出窗几内,至乐亦非文字间。
愿得好风常款款,不妨流水自潺潺。
个中有味谁同享,俗子卑陬莫强攀。

注释

世态:世间的情况,指社会风气。
攲危:动荡不安。
宜:适合。
面西山:面向西山,象征平静与远离尘嚣。
高情:高尚的情感或心境。
不出:不显露在外。
窗几:窗户和桌几,代指日常生活。
至乐:极乐,最高境界的快乐。
好风:和煦的风。
款款:缓缓地,温柔的样子。
流水:流水声,象征自然和谐。
自潺潺:自然而然地流淌。
个中:其中。
味:意味,乐趣。
谁同享:谁能一起分享。
俗子:普通人,世俗之人。
卑陬:谦卑,自惭形秽。
莫强攀:不必勉强追求。

翻译

世事变化无常,如今觉得难以应对,近年来我更喜欢面向西山的宁静。
高尚的情操并不总在窗外几案之间流露,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文字之中。
希望常常有和煦的微风轻轻吹过,让流水声自然流淌。
这其中的乐趣谁能共享?世俗之人不必勉强追求。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动荡世事中的心境。首句"世态攲危转觉难"表达了他对世间变迁和人情险恶的感慨,觉得人生道路愈发艰难。他选择在西山静观,保持内心的宁静,"年来宜我面西山"体现了他的淡泊与超脱。

"高情不出窗几内,至乐亦非文字间"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生活态度,认为高尚的情感无需外露,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追求文学功名。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自在,如同好风轻拂,流水潺潺,这些自然之景给他带来无尽的愉悦。

最后两句"个中有味谁同享,俗子卑陬莫强攀"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他珍视这种内心的体验,希望与同样能领悟其中深意的人共享,而对于那些世俗之人,他并不强求他们理解或追求。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选择和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以及对精神层面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