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其六)
元 · 耶律楚材
鳌饵不须针,聊将玉线沈。
须弥犹未大,渤海岂为深。
悟后牛穿鼻,迷时马有襟。
弋人何所慕,幽鸟在嵩林。
须弥犹未大,渤海岂为深。
悟后牛穿鼻,迷时马有襟。
弋人何所慕,幽鸟在嵩林。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的作品,他以万松老人的韵脚创作了十首诗中的第六首,寄给友人郑景贤。诗的内容主要探讨了哲理与生活的象征。"鳌饵不须针,聊将玉线沈",形象地比喻诱惑无需强硬手段,只需以柔克刚,轻轻投入。"须弥犹未大,渤海岂为深",进一步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即使是巨大的须弥山和深邃的渤海,也有其局限。"悟后牛穿鼻,迷时马有襟",通过牛被驯服和马披上鞍鞯的比喻,暗示了人生智慧能改变困境,迷失时也能找到出路。最后两句"弋人何所慕,幽鸟在嵩林",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弋人(猎人)不必羡慕束缚他人的生活,幽鸟在静谧的嵩林中才是真正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耶律楚材作为元朝官员的儒雅风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