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祐
宋 · 王禹称
吾为士大夫,汝为隶子弟。
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
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
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
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
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
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
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
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
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
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
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
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
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
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
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
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
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
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
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
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
注释
吾:我。士大夫:古代社会中的高级官员。
汝:你。
隶子弟:仆隶或奴隶的儿子。
庶人:平民百姓。
膏粱家:富贵人家。
左宦:微小的官职。
商山水复旱:商山地区又发生旱灾。
藜藿:粗劣的野菜。
柳公绰:历史人物,以节俭著称。
丰稔:丰收。
笾: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竹器。
冗散:多余而闲散的职位。
生计:谋生手段。
菜茹:蔬菜。
凶岁:荒年, 灾害之年。
翻译
我身为士大夫,你为仆隶之子。尚未位列官职,平民百姓有何差别。
无缘无故不吃珍馐,这是礼仪文明的规定。
更何况我家并非富贵之家,做官微薄难以承担花费。
商山地区又逢旱灾,粮价飞涨。
我担心到了春天,连粗劣的食物也难以为继。
听说柳公绰,近代身居高位者。
每当水涝旱灾之年,他仅有一器食物。
丰收时节就加添祭祀的菜肴,使用鼎食也不觉羞愧。
况且我官职闲散,正被时代所淘汰。
你家本就贫寒低贱,自古以来没有固定生计。
蔬菜都要甘甜,你们要努力度过艰难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对兄弟的关心。
首先,“吾为士大夫,汝为隶子弟”两句,作者自称为官员,而兄弟则是普通百姓,社会地位有明显差距。但紧接着“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诗人表达了尽管自己尚未正式任职,但作为士大夫,也应遵循礼节,不宜无故奢侈。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诗人指出自己并非富贵之家,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如干旱导致粮价飞涨,使得生活更加困难。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即使是野菜蔬食,也可能因连续的天灾而无法维持。
随后,“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诗人提到柳公绰在遇到干旱之年时,只用一个容器吃饭,而在丰收年份则增加餐具,以此自勉。
最后,“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诗人感叹自己的官职不稳固,如同被时代所抛弃,而兄弟家境贫寒,自古以来就缺乏谋生的策略。因此,提醒兄弟要珍惜每一份食物,努力渡过这困难的年月。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兄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灾害和经济状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关心和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民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