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初夏,偕吴品三游破山寺,观传戒,品三步常尉韵索和,次韵奉答二首(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方仁渊
欲寻破山寺,一径入松林。
野殿齐梁古,幽亭竹柏深。
雨馀峰洗面,风静鸟谈心。
涧水鸣琴筑,无人为赏音。
野殿齐梁古,幽亭竹柏深。
雨馀峰洗面,风静鸟谈心。
涧水鸣琴筑,无人为赏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游览破山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古朴与幽静,以及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欲寻破山寺,一径入松林”开篇即营造了一种探索未知、步入幽静之境的氛围。诗人沿着一条小径深入松林,预示着即将展开一段心灵之旅。
“野殿齐梁古,幽亭竹柏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破山寺的古朴与宁静。古老的殿堂与四周茂密的竹柏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幽静氛围。
“雨馀峰洗面,风静鸟谈心”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雨后的山峰仿佛被洗净,显得格外清新;在风平浪静之时,鸟儿似乎在与人交谈,传递着自然界的和谐之声。
“涧水鸣琴筑,无人为赏音”最后两句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溪流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琴声,而这种美妙的音乐却无人倾听,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惜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破山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