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北山头二首(其一)
宋 · 郭祥正
朝登北山头,千里入平望。
本欲寄吾怀,胡为返惆怅。
晴云随白日,西去没青嶂。
素丝行满头,吾年安可壮。
本欲寄吾怀,胡为返惆怅。
晴云随白日,西去没青嶂。
素丝行满头,吾年安可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朝登北山头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朝登北山头,千里入平望”,诗人以“朝”字开篇,点明时间,紧接着“北山头”三字,交代地点。一个“登”字,不仅描绘出动作,也暗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他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视野和心境。接下来的“千里入平望”,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所见的辽阔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展开,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想象。
然而,这种开阔的视野并未带来预期中的喜悦或满足感,反而引发了诗人的“惆怅”。这一转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或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未来的方向,或是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种情绪的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晴云随白日,西去没青嶂”,描述了太阳升起后,云彩随着阳光的移动而变化,最终消失在青山之后的景象。这既是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云彩的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素丝行满头,吾年安可壮”,诗人将自己比作满头白发的素丝,表达了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和哀叹。这里的“壮”,既指身体的健壮,也暗含着对青春活力和生命力的渴望。整句话蕴含着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深深忧虑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视角和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