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仪翔年兄十二首(其十一)
明 · 邓云霄
步出溪桥叹逝川,春风谁忍听啼鹃?庄生有梦曾为蝶,屈子多才莫问天。
马鬣未须论宿草,牛眠何处卜新阡?荒郊漠漠鸰原远,泪尽平芜一片烟。
马鬣未须论宿草,牛眠何处卜新阡?荒郊漠漠鸰原远,泪尽平芜一片烟。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哀而不伤,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步出溪桥叹逝川,春风谁忍听啼鹃?”以“步出溪桥”开篇,暗示了主人公走出宁静之地,踏入更为广阔的世界,却在面对自然界的变迁时,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春风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听到“啼鹃”的凄厉叫声时,却难以忍受这份哀愁,引出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
颔联“庄生有梦曾为蝶,屈子多才莫问天。”运用了庄周梦蝶和屈原投江的典故,前者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自由的思考,后者则展现了对才华横溢而命运多舛的哀叹。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遭遇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哲理性。
颈联“马鬣未须论宿草,牛眠何处卜新阡?”中,“马鬣”和“牛眠”分别借用了古代葬礼中的习俗,即在墓地周围种植树木或建造坟墓,以示纪念。这两句诗通过询问是否需要讨论已逝者的墓地,以及寻找新的墓地位置,表达了对逝者安息之地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终将归于尘土的无奈。
尾联“荒郊漠漠鸰原远,泪尽平芜一片烟。”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荒郊景象,远处是辽阔的草地,泪水化作轻烟,飘散在这片平芜之上。这一景象既是对逝者所在之地的遥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典故,展现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