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示开并寄圆
却乘此水得西归,两泪急收成一喜。
庾公楼下江月春,拍手中流逢小麟。
骎骎逼人出瘦骨,懔懔似我今长身。
夜船灯火无乃是,犹似梦中论梦事。
小鹏有翅未能来,独学膺门想憔悴。
一官外物等去留,来未足喜去莫忧。
齑盐敢有去国恨,菽水未免还家羞。
峡江之人走云雨,送船迎船闻叠鼓。
君不见并舍紫薇郎,颇愿生还见乡土。
我今归来四壁空,两窗万轴南北风。
杜门忍饥吾与汝,文字穮蓘祈年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独客:孤独的旅人。思亲泪:思念亲人的泪水。
钱塘大江:杭州的钱塘江。
西归:向西返回家乡。
小麟:比喻友人或陌生人。
骎骎:形容迅速。
齑盐:粗食,代指简朴生活。
并舍紫薇郎:可能指某位官员。
杜门:闭门不出。
文字穮蓘:借指写作以求丰收。
翻译
三年离家思念亲人,泪水汇成钱塘江水。借助这江水向西归去,悲伤的眼泪转为喜悦。
在庾公楼下的春天江月,拍手江中遇见了小麟。
江月逼人,映照出我瘦削的身影,仿佛我也在经历同样的成长。
夜晚的船灯模糊不清,如同梦境中的梦话。
小鹏虽有翅膀却无法飞来,独自学习,心中满是憔悴。
官场浮沉,荣辱不惊,来去皆是过客。
离开国家虽有遗憾,但回家面对粗茶淡饭也有羞愧。
峡江之人如风雨般忙碌,送船接船,鼓声不断。
你看那并舍的紫薇郎,多么渴望回归故土。
如今我归来,家中空荡,只有北风南风穿过窗户。
闭门家中,忍饥挨饿,只愿文字能带来丰收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舟中示开并寄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对家乡的怀念。
"三年独客思亲泪,洒作钱塘大江水。却乘此水得西归,两泪急收成一喜。"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为思念家乡而流下的泪水,如同长江的水一样汹涌。而当他得知可以乘船返回故乡时,那由悲变喜的心情转换,两行泪水瞬间收敛,转化为一份喜悦。
"庾公楼下江月春,拍手中流逢小麟。骎骎逼人出瘦骨,懔懔似我今长身。" 这里提到的“庾公”是唐代诗人庾信,他的《扬州慢》中有楼下江月之句。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在春夜乘船时的情景,月色如练,水波不兴,仿佛看到传说中的神兽小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身体状况,由于长期的思念和忧虑,他变得瘦弱。
"夜船灯火无乃是,犹似梦中论梦事。小鹏有翅未能来,独学膺门想憔悴。"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夜行舟上,看着远处的灯火,如同做梦一般,他渴望能够像传说中的小鹏一样拥有翅膀飞回家乡,但现实是他只能独自一人学习古人的坚韧不拔,去想象那些忧愁。
"一官外物等去留,来未足喜去莫忧。齑盐敢有去国恨,菽水未免还家羞。" 这几句传达了诗人对待遇事的态度,无论是仕途上的得失还是其他事务,他都持有一种平常心,不为外物所动。即使对那些去国之恨和归家之羞,也不过是轻轻咀嚼,表面上看似淡然。
"峡江之人走云雨,送船迎船闻叠鼓。君不见并舍紫薇郎,颇愿生还见乡土。"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所经过的峡江一带,当地居民在云雾中来来往往,送行人的景象,同时也传来了船上击打的鼓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更加思念家乡,他希望能够再次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我今归来四壁空,两窗万轴南北风。杜门忍饥吾与汝,文字穮蓘祈年丰。"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归来的孤独感受,他的居所空旷,只有南北两窗承接着无尽的风。同时,他也提到了与友人杜门相约忍饥挨饿,以文字作为祈求丰收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家乡的无尽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