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蒙侄
每思十年事,雪涕时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亲。
当时尔父母,绿鬓犹青春。
乃各不待年,拱木号苍旻。
祸予不自殒,降丧无太频。
骨肉才百指,踵作松下尘。
乃今所存者,欲言鼻酸辛。
我父惟我耳,尔父惟尔身。
绵延仅不绝,一丝引千钧。
所以叔侄间,不啻父子真。
岂不念尔孤,聚族守一贫。
曰惟门户故,恋恋官仓陈。
雅欲携尔俱,守舍无可人。
向来恶少子,覆辙那可遵。
应门故自佳,尔学忧荆榛。
索居寡师友,则与不学均。
老夫本无似,嗜书如嗜醇。
少时共灯火,往往夜向晨。
但患业不精,宁往父母嗔。
尔今既婚冠,不与儿童邻。
一念及泉壤,于何敢因循。
此身所系重,安事予谆谆。
俚谚亦有之,一日计在寅。
岂伊拾青紫,声利双朱轮。
胸中无古今,几何不凡民。
嗟予父祖曾,百屈不一伸。
寸累望吾辈,诗礼俱彬彬。
奈何泉始流,遽以捧土湮。
契阔未可期,为吐肝轮囷。
幅短气则长,此纸共书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方岳所作,名为《别蒙侄》。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亲人离别之苦和对传统文化继承之忧的诗篇。
诗中开头“呜呼吾与汝,生世何不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亲人不能在同一时光相处的无奈和感慨。接着的“每思十年事,雪涕时沾巾”则是回忆过去十年的往事,如同雪花般飘零,不禁泪流。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亲”两句说明诗人在家中仍有年迈的长辈。“当时尔父母,绿鬓犹青春”则是对过去父母青春时光的怀念。然而“乃各不待年,拱木号苍旻”表达了亲人的离世,留给诗人的是无尽的哀思。
在“祸予不自殒,降丧无太频”中,诗人感叹命运多舛,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随后的“骨肉才百指,踵作松下尘”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亲情的断绝和生命的脆弱。
后半首诗转向了对子女成长和文化传承的关注。“乃今所存者,欲言鼻酸辛。我父惟我耳,尔父惟尔身”表明只有通过子女才能延续自己的血脉和精神。接着“绵延仅不绝,一丝引千钧”则强调了对后代的期望与责任。
在“所以叔侄间,不啻父子真”中,诗人提醒我们,即使是亲兄弟之间,也不能忘记血缘之情。而“岂不念尔孤,聚族守一贫。曰惟门户故,恋恋官仓陈”则表达了对家庭团结和保持传统的渴望。
“雅欲携尔俱,守舍无可人。向来恶少子,覆辙那可遵”则是诗人对于年轻一代的期许与担忧。而“应门故自佳,尔学忧荆榛”表明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学习之难。
接下来的几句:“索居寡师友,则与不学均。老夫本无似,嗜书如嗜醇。少时共灯火,往往夜向晨”则是诗人自述其生活习惯,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勤奋。
“但患业不精,宁往父母嗔”表达了对学问不够深入的遗憾,以及害怕因此而遭到父母的责备。而“尔今既婚冠,不与儿童邻。一念及泉壤,于何敢因循”则是提醒已经成家的年轻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和责任。
最后几句:“此身所系重,安事予谆谆。俚谚亦有之,一日计在寅。岂伊拾青紫,声利双朱轮。胸中无古今,几何不凡民”则是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选择,以及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整首诗通过对亲情、文化和个人责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严肃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