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乐天坟
宋 · 蔡襄
乐天本才士,羽仪初颉颃。
脱身避祸机,遂得林泉尚。
生爱香山游,死亦香山葬。
悠悠醉吟魂,终古填幽圹。
小堂松桧间,跻攀白云上。
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
草树岂有情,一步一回望。
脱身避祸机,遂得林泉尚。
生爱香山游,死亦香山葬。
悠悠醉吟魂,终古填幽圹。
小堂松桧间,跻攀白云上。
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
草树岂有情,一步一回望。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敬仰与怀念之作。首句“乐天本才士”直接称赞白居易的才华横溢,接下来“羽仪初颉颃”则比喻他的文学成就如同鸟中之凤,初次展翅飞翔。白居易选择隐退以避祸,得以享受林泉之乐,这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中提到白居易生前热爱香山游历,死后也葬于香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眷恋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悠悠醉吟魂,终古填幽圹”描绘了诗人醉心于诗歌创作的灵魂,永远长眠在静谧的墓地之中。小堂建在松桧之间,象征着高尚品格,登高望远,可见诗人对先贤的景仰。
最后两句“春日照伊流,素波明演漾”,通过描绘春日阳光照耀在白乐天墓旁的流水,以及清澈波光,寓言了白居易的诗文如江河般流传不息。诗人感慨草木无情,却因白乐天而生出情感,每一步都充满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蔡襄的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赞美了白居易的人格魅力和文学贡献,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