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游勾勾崖歌戏呈近溪罗子
明 · 王樵
康陵斋坐客噂噂,罗子匹马来何晚。
为我言游勾勾崖,九龙池西一峰远。
初寻樵径入,仰不见白日。
五月阴风寒,背岩犹积雪。
行看路欲穷,忽与前山通。
世外得人境,古寺苍崖中。
悬梯独上石龛坐,老僧汲泉煮青松。
举头见,塞外转目烟霞空。
划然长啸震林谷,便欲凌虚御天风。
乘兴独来还独还,不知梯悬下却艰。
冉冉又到九龙湾,马头月出松陵关。
为我言游勾勾崖,九龙池西一峰远。
初寻樵径入,仰不见白日。
五月阴风寒,背岩犹积雪。
行看路欲穷,忽与前山通。
世外得人境,古寺苍崖中。
悬梯独上石龛坐,老僧汲泉煮青松。
举头见,塞外转目烟霞空。
划然长啸震林谷,便欲凌虚御天风。
乘兴独来还独还,不知梯悬下却艰。
冉冉又到九龙湾,马头月出松陵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樵在明朝时期的一次独特旅行经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探访康陵斋附近的游勾勾崖时所见所感。
诗的开头描述了康陵斋的热闹场景,以及罗子骑马来访的晚到。随后,诗人通过罗子之口得知了游勾勾崖的奇景,激发了他的探索欲望。诗中详细描绘了从山脚开始的徒步之旅,沿途的自然景观如五月的阴冷天气、岩石上的积雪、险峻的山路等,都充满了挑战与神秘色彩。诗人形容自己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古寺隐匿于苍翠的崖壁之中,与外界隔绝,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进一步深入,诗人描述了攀登至石龛的过程,遇见了老僧,品尝了以泉水烹煮的青松茶。这一段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暗示了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最后,诗人站在高处,仰望天空,发出长啸,似乎想要超越凡尘,与天地同呼吸。整个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慨于旅程的结束,感叹攀梯的艰难,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再次独自前往的期待。最后,随着马头月出,诗人仿佛回到了松陵关,结束了这次充满诗意的探险之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旅途中获得的精神满足与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