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眠十八尊者
仁夫示此图,恍惚游其中。
应真一一若旧识,或踞怪石临飞淙。
山鬼投牒何敬恭,天女问法尤丰茸。
盆鱼鬐鬣等针粟,放去夭矫拿空濛。
山深无人地祇出,被服导从侔王公。
前驱鸷兽后夔魍,徐行殿以一瘦筇。
巉巉苍壁谡谡松,下有老宿眉雪浓。
石桥灭没云气断,似是鬼国非天宫。
层冰融结挟怒瀑,毒虺喷薄含腥风。
至人于此方入定,坏衲羃首枯株同。
等闲一坐六十劫,汝技有尽吾无穷。
书生往往谈性命,怵以祸福犹儿童。
倒持手版口劝进,对此宁不面发红。
我知龙眠笔外意,要与浊世针盲聋。
退之云释善变幻,恺之谓画能神通。
幻耶神耶两莫诘,与子持叩西山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台境:天台山的仙境。仁夫:指仁慈的人。
应真:佛教中的应化真人。
山鬼:山中的精灵。
毒虺:毒蛇。
至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
龙眠:宋代画家李公麟的别号。
释:佛教。
西山翁:泛指西山的隐士或智者。
翻译
曾听说天台仙境,肉身前往无从得知。仁者展示这幅图,仿佛在其中恍惚游走。
应真的形象一个个如旧相识,有的坐在奇石上俯瞰飞瀑。
山鬼恭敬地提交文书,天女求法尤其虔诚。
盆中的鱼儿鳍尾细如针粟,放生后矫健地跃入空蒙雾气。
深山无人处只有神祇出现,他们的服饰仪仗如同王者。
猛兽开道,夔魍殿后,瘦筇缓行在队伍中。
峭壁苍翠,松声谡谡,下方住着白发老僧。
石桥隐没在云雾中,仿佛鬼域而非天宫。
层层冰川融化,夹杂着怒吼的瀑布,毒蛇喷吐腥风。
得道之人在此入定,破旧衣衫与枯木无异。
寻常坐禅需六十个劫数,你的技艺有限,我却无穷无尽。
读书人常常谈论生死,用祸福来恐吓,如同对待孩童。
手持书卷口说教诲,面对此景,怎能不脸红。
我知道龙眠画中深意,是要给污浊世间一剂良药。
韩愈说佛法善变,顾恺之言画有神力。
是幻是神难以分辨,让我们一起向西山老人请教。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图,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象与修行者的神往。诗人通过仁夫所示之图,恍惚间仿佛进入了画中的世界,与山鬼、天女一同徜徉其中,体验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盆鱼鬐鬣等针粟”描绘了水中生物的生动,“放去夭矫拿空濛”则是对自由自在之境的写照。山深人稀,诗人随被服导从而行,前有鸷兽后有夔魍,显示了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气氛。
“巉巉苍壁谡谡松”、“石桥灭没云气断”等句子,则描绘出山中古老、荒凉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鬼斧神工之境。层冰融结,毒虺喷薄,营造了一种险峻而又幽深的氛围。
至“至人于此方入定”则是对修行者达到禅定境界的赞美,而后文“等闲一坐六十劫”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还涉及了对书生谈性命之事,显得浅薄,诗人则宁愿面对龙眠笔下的高深意境。
末尾“退之云释善变幻,恺之谓画能神通”表达了诗人对于龙眠画技的赞赏,其画如同超凡脱俗之神通。而“幻耶神耶两莫诘,与子持叩西山翁”则是对这种境界难以用言语描述,只能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探究。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是其内心世界的写照,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