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黄华亭(其六)赏析

黄华亭(其六)

金末元初 · 王庭筠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一派湍流漱石崖”,以“湍流”和“漱石崖”两个意象,勾勒出水流急湍、冲击岩石的动态场景,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里的“漱”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描绘了水流冲刷岩石的景象,也暗示了水的清洁与生命力。

次句“九峰高倚翠屏开”,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山峦,九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道翠绿屏障。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山的雄伟壮观,还通过“翠屏开”的比喻,赋予了山峦一种生动而富有生机的形象。

接下来,“笔头滴下烟岚句”,巧妙地将诗人比作挥毫泼墨的画家,用“烟岚”形容诗中所描绘的云雾缭绕、烟气弥漫的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幻莫测,也暗含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与情感的流淌。

最后一句“知是栖霞观里来”,点明了诗的出处,即出自“栖霞观”。这里不仅透露了诗人所在的地点,也暗示了他可能在观景时受到启发,创作出了这首诗。整个句子简洁有力,既呼应了前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交融的体现。

词语解释

笔头的意思:(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唐 杜牧 《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宋 杨万里 《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2).谓写作。 唐 陆馀庆 子《嘲父》诗:“ 陆餘庆 ,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宋 朱淑真 《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3).指书面。 王西彦 《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翠屏的意思:(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

九峰的意思:借喻 九疑山 。 唐 罗隐 《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 苍梧 不见人。”...

栖霞的意思:◎ 栖霞 Qīxiá寺庙名拥至栖霞禅院。——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石崖的意思:犹石壁。 唐 元结 《大唐中兴颂》:“石崖天齐,可磨可鐫,刊此颂焉,何千古年!” 宋 张耒 《石楼》诗:“声驱石崖动,气抱晴日冷。”...

漱石的意思:亦作“潄石”。1.冲刷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轂转,西南流入於 沁水 。”(2).谓闲居;隐居。 明 徐霖 《绣襦记·却婚受仆》:“枕流漱石乐閒居。无梦到彤闈。” 清 顾炎武 《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絶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潄石。”参见“ 漱石枕流 ”。...

湍流的意思:◎ 湍流 tuānliú[swift current;turbulent flow;turbulence;torrent;rushing waters] 急而回旋的水流...

霞观的意思:高耸的楼阙。 唐 吕温 《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烟岚的意思:◎ 烟岚 yānlán[smoke mist] 山里蒸腾起来的雾气小山村被笼罩在烟岚里...

倚翠的意思:(1).女子美好的眉色。 唐 高适 《秋胡行》:“妾本 邯郸 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2).亲近女性。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小子 白衙内 ,平生好倚翠,拐了 郭念儿 ,一日七箇醉。”...

一派的意思:◎ 一派 yīpài(1) [tributary]∶一条支流;一条水流一派死水(2) [school]∶一个流派;一个派别中立的一派(3) [a crop of]∶一片;一阵一派谎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