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川怀古次韵
亡社鸟来歌滑滑,战场云度伴闲闲。
空传缑岭吹箫去,不识辽东戴帽还。
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赵贞吉的《桃川怀古次韵》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静谧相融的画卷。首句“周时人掩汉时关”暗示了时间的流转,昔日的军事要塞如今被历史尘封;“秦代衣冠晋代山”则借古人的衣冠象征历史人物,山河依旧,人事已非。接下来,“亡社鸟来歌滑滑”以鸟鸣声的悠扬反衬出战场所曾有的喧嚣已成过往;“战场云度伴闲闲”则通过闲适的白云,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的氛围。
“空传缑岭吹箫去”引用古代传说,表达对仙人般的超脱之境的向往;“不识辽东戴帽还”则借辽东典故,感叹人事变迁,物是人非。最后两句“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以渔父的形象,寓意世事如梦,人生短暂,而渔父的生活却显得悠然自得,与溪水相伴,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怀古为题,通过时空交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吹箫的意思:(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 勃 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 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清 钱谦益 《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 伍子胥 吴 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 唐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 吴 市,击筑游 燕 肆。” 郁达夫 《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 阿娇 ,穷来 吴 市再吹簫。”详“ 吴市吹簫 ”。(3).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
戴帽的意思:亦作“ 戴帽子 ”。1.把帽子戴在头上。引申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宋 戴鼎臣 《东原录》:“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盖谓云出覆冒其上为雨候。”(2).引申为在政治上或行为上给人定性。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 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济仁 ,是个戴帽富农。”《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个日常生活用语,和‘衣服’‘袜子’一样的‘帽子’竟变成一个使人胆战心寒的声音,这是多么古怪的历史现象!”...
缑岭的意思: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 ,两仙郎吹笙 緱岭 。” 清 吴伟业 《七夕即事》诗之四:“ 淮南 丹未熟, 緱岭 树先秋。”参见“ 緱氏山 ”。...
滑滑的意思:泥泞滑溜。 宋 范成大 《不寐》诗:“南风酿卑湿,滑滑病履舃。” 清 查初白 《送驾自龙潭抵江宁》诗:“驛路马嘶泥滑滑,野田雉雊麦渐渐。”(1).水涌流貌。 汉 焦赣 《易林·蛊之既济》:“涌泉滑滑,南流不絶。”《古诗源·书井》:“原泉滑滑,连旱则絶。”(2).混浊。《淮南子·原道训》:“源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 宋 沉辽 《谕客辞》:“若人者,是谓不能混於滑滑而能委於忞忞者乎!”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滑滑与混混同,故有浊义。...
辽东的意思:◎ 辽东 Liáodōng[east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Liaoning province] 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防守边境...
三三的意思:(1).谓三乘以三。《宋书·律历志上》:“黄钟之律长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长二尺七寸,古之制也。”(2).童谣名。 宋 苏轼 《会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诗:“算来九九无多日,唱着三三忆旧游。” 王文诰 辑注引 冯应榴 曰:“《唐书》童謡:打麦三三三。” 明 袁宏道 《法华庵同诸开士限韵》:“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3).指三三径。 清 曹寅 《寄题东园》诗之六:“桃坞下多蹊,三三别一径。”参见“ 三三径 ”。(4).三同、三让、三虞的合称。《逸周书·酆谋》:“初用三同:一戚取同...
时人的意思: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五百的意思:(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
溪湾的意思:指溪水弯曲处。 唐 李贺 《昌谷诗》:“溪湾转水带,芭蕉倾 蜀 纸。” 唐 许浑 《溪亭》诗之一:“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 清 金侃 《雨泛湖上观梅》诗:“细雨春波远浸天,梅花烂漫满溪湾。”...
闲闲的意思:亦作“闲闲”。谓斤斤于分辨是非。《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 成玄英 疏:“閒閒,分别也……小知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捨,故閒隔而分别。” 陆德明 释文:“閒閒,有所閒别也。”一说,好伺察人过之意。 俞樾 《诸子平议·庄子一》:“《广雅·释詁》:‘閒,覗也。’‘小知閒閒’当从此义,谓好覗察人也。《释文》曰‘有所閒别’,非是。”亦作“闲闲”。1.从容自得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高亨 注:“从容不迫貌。” 清...
衣冠的意思:◎ 衣冠 yīguān(1)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2) [dress]∶服饰衣冠不整(3) [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
渔父的意思:◎ 渔父 yú fǔ[old fisherman] 渔翁,捕鱼的老人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战场的意思:◎ 战场 zhànchǎng[battleground] 交战的场所开赴战场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周时的意思:(1).指一昼夜。《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桂枝汤方”注:“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中鼠莽草毒,亦类中虫者,经周时方验。”(2).昼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由总閲於廵察官中简选二员,给以印封锁钥,便司啟闭,并令周时巡缉,以重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