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吟(其二十五)
明 · 彭日贞
占断芳菲压岁华,绮筵长谢学飧霞。
香魂艳魄归何处,知在瑶池阿母家。
香魂艳魄归何处,知在瑶池阿母家。
鉴赏
这首诗《恻恻吟(其二十五)》由明代诗人彭日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芳菲满园、绮筵盛宴的景象,同时融入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与对仙境的遐想。
首句“占断芳菲压岁华”,以“占断”二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盛景,仿佛将整个季节的生机与繁华都浓缩在这四个字中。“芳菲”指繁花似锦,“压岁华”则暗示着春光胜过旧岁的繁华,展现出一种时间流转中永恒与瞬间的对比。
次句“绮筵长谢学飧霞”,转而描绘了一场豪华的宴会场景。这里“绮筵”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宴席,“长谢”则暗示宴会的结束,而“学飧霞”则可能是指宴会如同晚霞般绚烂而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后两句“香魂艳魄归何处,知在瑶池阿母家”,诗人开始抒发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这里的“香魂艳魄”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灵魂与躯体,它们的去向成了疑问,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答案,最终将它们寄托于传说中的瑶池,即阿母(传说中的西王母)的居所。这一设定既是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向往,也是对现实世界中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