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俊上人赏析

寄俊上人

元 · 张翥
不见俊公今十年,武林留偈竟茫然。
苕溪寺已空尘劫,蒲室灯还有别传。
晒衲石根随夕照,题诗竹里湿秋烟。
何时近一牛鸣地,老去山中伴夜禅。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的《寄俊上人》,表达了对友人俊上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禅修生活的向往。首句“不见俊公今十年”直接抒发了诗人与俊上人阔别已久的情感,十年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次句“武林留偈竟茫然”暗示俊上人在杭州武林留下的话语或遗言,如今诗人对此已感到迷茫和追忆。

第三句“苕溪寺已空尘劫”,通过描绘苕溪寺的荒凉,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寺中可能已不再如昔日繁华。第四句“蒲室灯还有别传”则转而提及俊上人的禅修生活,即使寺内环境变化,他的精神传承犹在。

第五、六句“晒衲石根随夕照,题诗竹里湿秋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俊上人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夕阳下的晾衣石和秋烟笼罩的竹林,都寓含着禅意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何时近一牛鸣地,老去山中伴夜禅”,诗人期盼能有机会接近俊上人,共享山中寂静的夜晚,一同参禅修行,表达了对与友人共同修行生活的深深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生活的想象,传达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友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