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发庾岭
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枫叶和凉蝉为引子,展现出秋日黄昏的宁静与凄美。"枫叶沾秋影"形象地描绘了枫叶在秋阳下染上金黄的光影,"凉蝉隐夕晖"则写出了蝉声在傍晚的余晖中渐行渐远。"梧云初暗露,花露欲霏微"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降临,梧桐树叶上的露水在昏暗中闪烁,花露也显得朦胧而细微。
诗人行舟江上,"岭色随行棹"描绘了山色随着船行而不断变换,"江光满客衣"则写出江面反射的月光洒在旅人的衣物上,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诗意的氛围。最后,"徘徊今夜月,孤鹤正南飞"以月夜和孤鹤南飞作为结尾,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秋发庾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秋天旅程中的孤独心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具有浓厚的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释
霏微的意思:(1).飘洒;飘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2).蒙蒙细雨。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竇儼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3).雨雪细小貌。 唐 李端 《巫山...
枫叶的意思:枫树叶。亦泛指秋令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嵐气阴。”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潯阳 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明 徐霖 《绣襦记·共宿邮亭》:“山远天高烟水寒,两岸楼臺枫叶丹。” 杨朔 《香山红叶》:“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孤鹤的意思:(1).孤单的鹤。 隋炀帝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孤鹤近追羣,啼鶯远相唤。” 唐 武元衡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诗:“风入 昭阳 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宋 苏轼 《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 江 东来。” 元 于石 《我从山中游》诗:“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2).比喻孤特高洁之人。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诗:“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王绩 妇未娶,介洁翘孤鹤。”...
花露的意思:◎ 花露 huālù[(medicinal)liquid distilled from honeysuckle flowers or lotus leaves] 金银花、荷叶等蒸馏制得的汽水,可入药...
客衣的意思:指客行者的衣着。 唐 祖咏 《泊扬子津》诗:“ 江 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唐 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宋 晁补之 《村居即事》诗:“十载京尘化客衣,故园榆柳识春归。” 金 元好问 《望苏门》诗:“诸父当年此往还,客衣尘土泪斑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苍茫云水外,帆挟浪花飞。落日在江树,微寒生客衣。”...
凉蝉的意思:秋蝉。 隋 江总 《明庆寺》诗:“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 唐 孟浩然 《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诗:“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 宋 王安石 《墙西树》诗:“纷纷暝鸟惊还合,渺渺凉蝉咽欲休。” 清 纳兰性德 《南楼令·塞外重九》词:“断梦能几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裯。”...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秋影的意思:(1).秋天的日影。 唐 元稹 《新秋》诗:“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2).秋日的形影。 唐 杜牧 《秋感》诗:“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髮生。” 元 马祖常 《和继学郎中送友归越中》:“雀舫春声留水鷰,鵠袍秋影动天鹅。”...
随行的意思:◎ 随行 suíxíng(1) [follow]∶跟着别人走;跟随(2) [entourage]∶随从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