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与泾阳刘西谷编修吴山对月
清 · 赵执信
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
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
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
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
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
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
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
登高莽四顾,清辉满人间。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
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
宁知来此地,复共今夜月。
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
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在吴山对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东见千里江,西见十里湖”,以广阔的江面和湖泊起笔,营造出宏大的背景,为后续的描写铺垫。接着,“寒光欻合离,荡此秋月孤”两句,通过动态的光影变化,描绘出月光洒在湖面上的景象,既有动感又不失静谧之美,同时暗示了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吴山秀接天,月出当其前”进一步点明地点,将吴山的秀丽与月光的明亮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感。诗人登高远望,感受到清辉普照人间的宁静与和谐,内心的情感也随之飞扬。
“远心忽飞扬,南北同一圆”表达了诗人超越地域界限的广阔胸怀,以及对宇宙和谐统一的感悟。接下来,“我乘白鼋越沧海,君亦赤鲤辞秦川”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象征着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不同地域,但心灵相通,如同跨越大海与河流一般自由。
“忆昔燕市别,九十度盈缺”回忆了往日的分别,时间仿佛轮回,再次相聚在中秋之夜,让诗人感慨万千。最后,“雄城百万家,歌吹方阗咽。邈然山颠客,一笑两幽绝”描绘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与山巅的宁静形成对比,而诗人与友人的会面,如同在幽静的山巅上的一笑,显得格外珍贵。
“明日扁舟江上风,思君独在湖山中”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与期待,预示着虽然分别在即,但心中的情谊如同湖山之水,永不停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