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海上受降(其二)赏析

海上受降(其二)

明 · 王猷
蛮烟蜃气一时清,天外恩波霁景生。
怜尔潢池骄赤子,想堪海国寄干城。
流云野浦供横槊,落月沧溟照洗兵。
此日卖刀忙买犊,水田归去及春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猷的《海上受降(其二)》以壮阔的海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和平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发展的深刻思考。

首句“蛮烟蜃气一时清”,以“蛮烟蜃气”比喻战争的烟尘和混乱,通过“一时清”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清新与宁静。接下来,“天外恩波霁景生”描绘了和平到来后,天空晴朗,恩泽如波浪般扩散,寓意着和平的福祉惠及四方。

“怜尔潢池骄赤子,想堪海国寄干城”两句,诗人将“潢池”比喻为动荡不安的地方,而“赤子”则代表了人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暗示了通过和平的方式,可以将动荡地区转化为稳定之地,如同将“干城”(坚固的城墙)寄予海国,象征着稳固与安全。

“流云野浦供横槊,落月沧溟照洗兵”描绘了和平后的景象,流云在广阔的江边供人挥洒豪情,落月照亮了大海,仿佛洗净了战争的痕迹,展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此日卖刀忙买犊,水田归去及春耕”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形象地说明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人们不再需要武器,而是忙着购买农具,准备春耕,回归平静的生活。这一细节体现了和平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恢复,更是精神上的安宁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