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海棠花放简冯元咨二首(其二)赏析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二首(其二)

宋 · 苏泂
坡仙不作黄州去,更把嫣红向阿谁。
后夜秦庄照华烛,几时冯圃折高枝。

注释

坡仙:指苏轼,因其诗才出众,人称坡仙。
黄州:地名,苏轼曾被贬至黄州。
嫣红:鲜艳的红色,代指花朵。
阿谁:疑问词,意为‘赠予谁’或‘不知何人’。
后夜:深夜。
秦庄:可能是虚构的地名,也可能指某处豪华府邸。
华烛:华丽的蜡烛。
冯圃:冯唐的庭院,这里泛指名贵的园林。
高枝: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翻译

苏东坡不再像往常那样离开黄州,他把那鲜艳的花朵赠予了谁。
深夜的秦庄映照着华丽的烛光,何时才能在冯圃中折取高枝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开篇“坡仙不作黄州去,更把嫣红向阿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坡仙"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黄州是他曾居住的地方,而今自己也不再前往,那么这满眼的花朵,又该献给哪位知己呢?

“后夜秦庄照华烛,几时冯圃折高枝”则描绘了一幅夜晚赏花图景。"后夜"指的是深夜,"秦庄"可能是某个地点或人名,这里被用来作为赏花的场所。"照华烛"形容月光如同灯烛般明亮,而"冯圃折高枝"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亲手摘取那些高处的花朵,但何时能够实现此愿?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他对于友谊、自然之美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