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和文潜休日不出(其一)赏析

次韵和文潜休日不出(其一)

宋 · 孔武仲
清风入北窗,幽旷谐我心。
之子亦宴坐,焚香斋阁深。
平时仙道家,蓬蒿倚瑶林。
愿言枉相过,小驷驰骎骎。

注释

清风:清凉的风。
北窗:北方的窗户。
幽旷:幽静而开阔。
谐:符合,迎合。
我心:我的心意。
之子:这个人。
宴坐:闲适地坐着。
焚香:点燃香火。
斋阁:清净的阁楼。
深:深远,深邃。
平时:平日里。
仙道家:修仙者的生活。
蓬蒿:野草。
瑶林:美玉般的森林,比喻高尚的环境。
愿言:真心希望。
枉:屈尊,来访。
相过:来访,拜访。
小驷:小型的马车。
驰骎骎:形容马匹奔跑迅速。

翻译

清风轻轻吹进北窗,幽静空旷迎合我心。
这个人也悠闲坐着,点燃香火在深深的斋阁中。
他平日里似仙道之人,居住在杂草丛生的环境中,却如瑶林般珍贵。
我真心希望你能来访,哪怕乘坐轻快的小马车前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宁雅的场景,诗人在清风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洗礼,同时也沉浸于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幽旷谐我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应以及内心的喜悦。而"之子亦宴坐,焚香斋阁深"则是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之子"可能指代自己,"宴坐"表明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焚香"和"斋阁深"则营造出一派清净雅致的氛围。

第三句"平时仙道家,蓬蒿倚瑶林"中,"平时"暗示了一种日常的、不为外界所扰的生活状态,"仙道家"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居,或是对某种精神追求的寄托。"蓬蒿倚瑶林"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生活环境,其中"蓬蒿"和"瑶林"都是高洁、清净之物的象征。

最后两句"愿言枉相过,小驷驰骎骎","愿言"表达了一种愿望,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心声能够超越世俗的羁绊。"枉相过"则是一种比喻,意指诗人希望自己的言语和思想能够飞扬跋扈,而不受拘束。而"小驷驰骎骎"中,"小驷"可能是指代轻快的步伐或心情,"驰骎骎"则形容速度和自由,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