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四)
明 · 释函是
湖水连天白,登高见远帆。
肝肠付寥廓,形影托松杉。
心在何劳圣,情忘莫厌凡。
一般孤月迥,容易住层岩。
肝肠付寥廓,形影托松杉。
心在何劳圣,情忘莫厌凡。
一般孤月迥,容易住层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湖水连天白”,以“白”字渲染出湖面与天空相连的广阔无垠,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仿佛能感受到湖水的浩瀚与天空的深远。次句“登高见远帆”,则通过登山远眺,将视线引向远方的船只,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旅途与探索。
“肝肠付寥廓,形影托松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寄托。将“肝肠”寄托于“寥廓”的天地之间,意味着情感的广阔与深沉;“形影”则依托于“松杉”,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永恒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心在何劳圣,情忘莫厌凡”,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圣贤境界的向往与对平凡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内心的追求不应局限于世俗的圣人之道,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同时,对平凡生活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接纳与理解,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一般孤月迥,容易住层岩”,以孤月与层岩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孤月在夜空中独自高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超脱;而“容易住层岩”则表明了诗人愿意承受生活的艰难与挑战,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