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登太白楼忆友人李和山
明 · 张天赋
今古何人最上流,乘风此日快登楼。
一川花柳情怀旧,六合烟云眼界浮。
力士已曾输跪膝,夜郎谁复望归舟。
和山踪迹知何处,兴在白云天际头。
一川花柳情怀旧,六合烟云眼界浮。
力士已曾输跪膝,夜郎谁复望归舟。
和山踪迹知何处,兴在白云天际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的《济宁登太白楼忆友人李和山》。诗中以登楼远眺的场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今古何人最上流”,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暗示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怀念。接着“乘风此日快登楼”一句,表达了诗人登楼时的豪情壮志,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
“一川花柳情怀旧,六合烟云眼界浮”两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美景,花柳繁盛,烟云缭绕,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这里的“六合”指的是天地四方,体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情感。
“力士已曾输跪膝,夜郎谁复望归舟”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现状的关切。力士输跪膝,可能是指友人在某次事件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而“夜郎谁复望归舟”,则表达了对友人是否平安归来的一种担忧。
最后,“和山踪迹知何处,兴在白云天际头”两句,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和山是友人的名字,诗人通过询问和山的踪迹,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兴在白云天际头”则以景结情,寓意着诗人的心绪如同白云般飘渺不定,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登楼所见之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回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