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庐楼夜
清末近现代初 · 陈三立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
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
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
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
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
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
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
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
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
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
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
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
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
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
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
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
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
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鉴赏
这首诗是陈三立在晚清时期创作的《峥庐楼夜》,描绘了他在灵峰之巅的庐舍中度过夜晚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以及内心的深沉感慨。
首句“灵峰俯招人”形象地写出山峰仿佛在召唤诗人前来,而“老惫久乃至”则流露出诗人年事已高、疲惫不堪的状态。接下来,“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描绘了庐舍位于荒废的墓地附近,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两句,通过打扫床榻和想象老鼠含泪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艰辛和对逝去事物的怀念。随着夜色渐深,“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诗人感到自己如同江海中的一叶孤舟,渺小而孤独。
“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描绘了月光洒在松林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壮丽的画面。接下来,“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变幻,野蛙的叫声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显得悲凉。
“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写出了山谷的回声和孤灯摇曳的光影,增添了寂寞之情。诗人品茗望月,秋露润湿了思绪,更显愁绪。“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以神话中的夔魅和星辰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独自面对寂寥的意境。
整体来看,《峥庐楼夜》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人生无常、孤独寂寥的情感,展现了清末文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