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明 · 释函是
吾生亦云足,尘网曾一羁。
父母解此意,山林相与归。
肥遁岂当易,至今有馀思。
少壮事场圃,耆迈少提携。
晨兴欣绿畴,日入散长堤。
返照上墟烟,村井行人稀。
暮鸟度河阳,倒影随舟移。
好景多在晚,正当人醉时。
寿极至一百,一半无所知。
不如远嗜好,使心常希夷。
大道难为言,聊以豁沉迷。
父母解此意,山林相与归。
肥遁岂当易,至今有馀思。
少壮事场圃,耆迈少提携。
晨兴欣绿畴,日入散长堤。
返照上墟烟,村井行人稀。
暮鸟度河阳,倒影随舟移。
好景多在晚,正当人醉时。
寿极至一百,一半无所知。
不如远嗜好,使心常希夷。
大道难为言,聊以豁沉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束缚的解脱。开篇“吾生亦云足,尘网曾一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满足感与曾经被世俗束缚的感慨。接着“父母解此意,山林相与归”则透露出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与父母一同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的愿望。
“肥遁岂当易,至今有馀思”中,“肥遁”指隐居,诗人感叹隐居并非易事,但心中仍怀有对这种生活的怀念。接下来“少壮事场圃,耆迈少提携”描述了从年轻时的劳作到年老后的孤独,体现了人生的流转与变化。
“晨兴欣绿畴,日入散长堤”描绘了清晨耕作的喜悦与傍晚散步的悠闲,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返照上墟烟,村井行人稀”则通过夕阳余晖与村落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暮鸟度河阳,倒影随舟移”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暮鸟与舟影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景多在晚,正当人醉时”表达了诗人对黄昏美景的喜爱,认为这是最能让人沉醉的时刻。“寿极至一百,一半无所知”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寿的思考,认为即使活到百岁,也有一半的时间是无知的,因此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最后“不如远嗜好,使心常希夷”强调了远离欲望,保持心灵的宁静与淡泊的重要性。“大道难为言,聊以豁沉迷”则表明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认为这些道理难以言传,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来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