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其二)
明 · 郭之奇
阃外争传细柳踪,纷纷棘霸漫相逢。
备胡何事堪忘守,节制之师岂但攻。
当日不闻天子诏,千秋犹识汉军容。
征麾乍指旄头落,上郡云中忽罢烽。
备胡何事堪忘守,节制之师岂但攻。
当日不闻天子诏,千秋犹识汉军容。
征麾乍指旄头落,上郡云中忽罢烽。
鉴赏
这首诗《细柳营(其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军营的场景与氛围。
首句“阃外争传细柳踪”,以“细柳”象征军营,暗示细柳营的名声在阃外广为流传,引出对军营的赞美和向往。接着,“纷纷棘霸漫相逢”,以“棘霸”比喻众多的军事要塞,与“细柳”形成对比,强调细柳营的独特地位和声望。
“备胡何事堪忘守,节制之师岂但攻。”这两句表达了对守卫边疆、抵御外敌的重视,强调军队不仅要有进攻的能力,更要有坚守防线的决心。通过“备胡”和“节制之师”的对比,突出了细柳营在边防中的重要性和战略价值。
“当日不闻天子诏,千秋犹识汉军容。”这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借“天子诏”和“汉军容”来赞颂细柳营的忠诚与威严,即使时间流逝千年,细柳营的风采依然被人铭记。
最后,“征麾乍指旄头落,上郡云中忽罢烽。”这两句描绘了细柳营在战事中的英勇表现,通过“征麾”、“旄头落”、“上郡云中”等意象,展现了军队的行动迅速、指挥若定,最终使得烽火告息,边境安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细柳营的辉煌成就和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