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临刑赋赏析

临刑赋

唐 · 杨损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嗟社稷在须臾。
市东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拼音版原文

shèngzhǔcéngshízhòngdōujiēshèzài

shìdōng便biànshìshénxiānchéngzhōufàn

翻译

圣明的君主哪里了解过仲都这个人呢?真是可惜,国家的基业转瞬即逝。
市井东边就是如同仙境的地方,又何必还要坐船去遥远的五湖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损的《临刑赋》。从这四句话来看,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讽刺的情感。

“圣主何曾识仲都”一句,表明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和不理解。这里的“仲都”指的是古代忠良之士,而“圣主”则是对君王的尊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君王不识才、不重视忠诚臣子的感慨。

“可嗟社稷在须臾”表达了国家和民众的命运转瞬即逝,极易受到威胁。这里的“社稷”是古代祭祀土地和谷物之神的地方,象征着国家和人民的福祉。“须臾”意味着时间短暂,指的是危机可能随时到来。

第三句“市东便是神仙窟”则是一种讽刺。诗人说在市东(城外)就有所谓的“神仙窟”,暗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夸张和不可能的情况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一句“何必乘舟泛五湖”则是在说既然身边就有所谓的仙境,又何须远行到五湖(通常指江南地区)去寻找呢?这也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一种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抱负和理想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四句话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扬与贬低等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