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山佛果师为缘事来而此土方饥戏赋是诗以发一笑
诸方宗仰第一义,说法舌作霹雳飞。
年来为众建广厦,胸中结构良峨巍。
修梁巨栋资喜舍,瓶锡不惮东南驰。
飞腾道俗走檀越,堆积金贝罗珠玑。
此方旱潦异常岁,百里稚耋方流离。
析薪鬻子给朝夕,阖境半作婴儿啼。
坐看缘事莫措手,却欲反著僧伽梨。
未闻兰若泣龙象,好把信施赒寒饥。
向来收拾大宝聚,随手散尽真慈悲。
惟师具眼得空观,稛载岂愁华橐归。
吾言可听勿惆怅,无价宝珠元在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佛果的蒋山禅师的形象,他不仅在佛法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具有非凡的慈善心肠。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展现了禅师在佛法传播、建筑寺庙、救济众生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卓越能力和慈悲精神。
首先,诗人以“钟山禅老天骨奇”开篇,点明了禅师的非凡气质与独特魅力。接着,“丛林晏座如孤罴”一句,将禅师在静修时的庄严形象比作孤独的熊罴,既表现了他的孤独与坚定,也暗示了他在佛法世界中的独特地位。
“诸方宗仰第一义,说法舌作霹雳飞”则进一步强调了禅师在佛法上的权威与影响力,他的讲法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令人敬仰。禅师不仅在佛法上有所成就,还亲自参与了寺庙的建设工作,展现了其对佛教事业的全情投入。
“修梁巨栋资喜舍,瓶锡不惮东南驰”描述了禅师在物质建设方面的贡献,他利用喜舍(即乐于助人的精神)筹集资源,不辞辛劳地奔走于东南各地,为寺庙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飞腾道俗走檀越,堆积金贝罗珠玑”则展示了禅师在社会影响上的广泛性,他的名声和影响力使得信徒和檀越(施主)纷纷前来,寺庙的财富也因此积累起来。
然而,在面对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时,禅师并未袖手旁观,而是主动伸出援手,救助受苦的百姓。诗中通过“此方旱潦异常岁,百里稚耋方流离”描绘了灾民的苦难情景,而禅师则“析薪鬻子给朝夕,阖境半作婴儿啼”,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全力救助受灾群众。
面对这样的情况,禅师却“坐看缘事莫措手,却欲反著僧伽梨”,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内省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诗中提到“未闻兰若泣龙象,好把信施赒寒饥”,表达了对禅师慈悲行为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禅师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决断。
最后,“向来收拾大宝聚,随手散尽真慈悲”总结了禅师在财富与慈悲之间的态度,他将积累的财富视为暂时的拥有,随时准备将其用于帮助他人,体现了真正的慈悲之心。
“惟师具眼得空观,稛载岂愁华橐归”则赞扬了禅师的智慧与洞察力,认为他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理解空性的真谛,即使面临财富的流失也不感到忧愁。
“吾言可听勿惆怅,无价宝珠元在衣”作为结尾,鼓励读者不要因为禅师的行为而感到遗憾或不满,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修养与慈悲的实践,这些无法用物质衡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果禅师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佛法、建筑、慈善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慈悲,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