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容彦昭次陈石斋
衣冠不骇俗,语言多近里。
可是白沙来,乃浑化查滓。
白沙霞外客,兄弟遄与处。
伯兄遣君来,此意良何以。
肯为庙堂尊,而乃山林取。
何由见汝兄,汝弟见可矣。
诗好儿童传,谊高朋旧喜。
我非青囊徒,聊尔嬉云水。
凭君具只眼,一照三万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伦所作的《赠容彦昭次陈石斋》。诗中描绘了诗人接待来访之客的情景,通过对话和描述客人形象,展现了诗人的待客之道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传呼走柴门,有客迈行只”,描绘了诗人听到访客到来时的反应,急匆匆地走出柴门迎接客人,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接着,“衣冠不骇俗,语言多近里”两句,赞美客人虽外表朴素,但言谈举止却贴近民间,不流于世俗,显示出客人的质朴和真诚。
“可是白沙来,乃浑化查滓”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客人的身份和品质,将他比作来自“白沙”的清白之士,与“化查滓”形成对比,强调了客人的高尚品格。接着,“白沙霞外客,兄弟遄与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客人的形象,将他比作霞光之外的清白之士,与诗人如同兄弟般相处,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伯兄遣君来,此意良何以”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客人来访目的的猜测,可能是为了传递伯兄的意愿或消息,体现了对友情的重视和期待。“肯为庙堂尊,而乃山林取”两句,进一步探讨了客人的选择,无论是追求庙堂之尊还是向往山林之乐,都体现了其独特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何由见汝兄,汝弟见可矣”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直接见到客人兄弟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通过客人可以间接了解兄弟的情况。“诗好儿童传,谊高朋旧喜”两句,赞扬了客人带来的诗歌作品深受儿童喜爱,同时高度评价了这份友情,让老朋友也感到喜悦。
最后,“我非青囊徒,聊尔嬉云水”两句,表明诗人并非仅仅追求名利之人,而是愿意在山水间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自然之美。“凭君具只眼,一照三万里”两句,寄语客人,希望他能用独到的眼光看待世界,如同一束光照亮三万里,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客人的期许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