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宋 · 朱熹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道人:此指佛教僧人。溥公:事迹未详,当为九日山僧,朱熹故人,东峰道人当为其别号。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万法:佛教语,通称一切事物和道理。
闲:空洞、空虚,即佛家所谓寂静、寂灭。
支郎:即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
三国时月支国僧。
曾仕吴为博士,后隐居穹窿山。
身细长黑瘦,博览经籍,莫不精究。
这里代指溥公,交郎本是三国时期高僧支谦的称号,后世因尊称僧人为支郎。
翻译
几年来一直梦中回首这令人难忘的东峰,今天重游故地却已花白了双鬓。查看梁间的燕子,它们飞去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新的岁月,台上所见的旧时溪山仍然像往日一样喜迎故人。
佛家所说的“三生”毕竟是没有什么实据的,佛教所持的“万法”实则本于闲静。
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对我的见解不满,可是,为表达重逢喜悦的诗篇恰恰不在这语言之中。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然自得的情怀。开篇“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诗人再次回到曾经梦想中的地方,但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显示出时间的痕迹。
接下来的“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则是诗人在新的时光中审视过往岁月,同时又召唤起那些熟悉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与内心世界的丰富。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这两句表达了一种禅意,认为世间万物、生命历程都是空幻而无实质,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则是诗人以轻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琐事,同时也表明自己仍旧保持着创作激情,不断有新的作品涌现,但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话语所能囊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在、世俗与超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岁月流转中所达到的心灵境界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