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
宋 · 梅尧臣
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
与君共贫君饷我,吹齑不学屈大夫。
前时我脍斫赪鲤,满坐惊睨卒笑呼。
诚知举箸意浅狭,一餐岂计有与无。
与君共贫君饷我,吹齑不学屈大夫。
前时我脍斫赪鲤,满坐惊睨卒笑呼。
诚知举箸意浅狭,一餐岂计有与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肌:形容年老体衰。十月:农历十月,天气寒冷。
霜侵肤:霜冻侵袭皮肤。
君:你。
饷我:供给我食物。
吹齑:嚼菜梗,比喻生活艰辛。
屈大夫:屈原,以自沉汨罗江而著名,此处借指困苦中坚守。
脍:切细的鱼肉。
赪鲤:红色的鲤鱼,形容鲜美。
惊睨:惊讶地斜视。
卒笑呼:突然大笑起来。
举箸:拿起筷子。
意浅狭:思想浅薄狭窄。
一餐:一顿饭。
有与无:是否有或无的食物。
翻译
年迈之人身体瘦弱,喜欢吃热食,更何况已是十月寒霜侵蚀肌肤。你我同处困境,你却给我食物,我不学屈原嚼菜梗(暗指生活艰难)。
以前我曾切鱼做佳肴,满座人都惊讶地看着,最后大笑起来。
我深知举筷就餐只是浅薄的想法,一顿饭哪里会在意是否有或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梅尧臣在深秋时节,身体瘦弱,特别喜欢热食以抵御严寒。他与朋友江邻几共同身处贫困之中,江邻几慷慨地邀请他共享食物,尽管只是简单的馄饨。诗人提到自己曾被江邻几的烹饪技艺所打动,以至于满座的人都惊讶地看着,最后发出笑声。诗人感慨自己的食欲虽浅薄,但对朋友的这份情谊十分珍视,一顿饭的分享并不在于食物的多少,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感激和对生活的朴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