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学
宋 · 张耒
继圣文明举旧章,儒宫传跸驻胶庠。
地疑阙里弦歌宅,经奏周书隶古行。
遣子东夷思入学,受成西旅伫来王。
鲁侯在泮犹歌诵,盛事须刊孔子堂。
地疑阙里弦歌宅,经奏周书隶古行。
遣子东夷思入学,受成西旅伫来王。
鲁侯在泮犹歌诵,盛事须刊孔子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继圣:继承圣贤。文明:文明。
举旧章:遵循旧有的制度。
儒宫:儒家学府。
传跸:传递皇帝的命令。
胶庠:胶州的学校。
阙里:孔子的故乡。
弦歌宅:学堂。
经:经典。
周书:《周书》。
隶古行:古老的文字。
遣子:派遣子弟。
东夷:东方的夷族地区。
思入学:渴望求学。
受成:接受教化。
西旅:西方的客人。
鲁侯:鲁国的诸侯。
泮:学宫。
歌诵:吟咏歌唱。
刊:刻写。
孔子堂:孔子的殿堂。
翻译
继承圣贤的文明,遵循古老的礼制,儒家学府传递着皇命,在胶州的学校驻留。这个地方仿佛是孔子故乡阙里的学堂,诵读的经典是《周书》,字体古老而庄重。
派遣子弟去东夷求学,期待西方的宾客前来接受教化。
鲁国诸侯在学宫中依然吟咏歌唱,这样的盛事应当刻在孔子的殿堂之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名为《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学》。诗中融合了儒家文化与教育之美,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推崇。
"继圣文明举旧章"一句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文化的承续与发扬光大之意,"儒宫传跸驻胶庠"则描绘了一种学术交流的盛况,儒家学宫成为知识传播和思想碰撞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句"地疑阙里弦歌宅,经奏周书隶古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之情。"遣子东夷思入学,受成西旅伫来王"则表现出一种教育理念,即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让后人学习和继承。
最后两句"鲁侯在泮犹歌诵,盛事须刊孔子堂"中,"鲁侯"指的是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如孔子的弟子或后来的儒学大师,他们在学堂里传授文化知识和道德教化。"盛事须刊孔子堂"则强调了这些伟大的教育活动应当被记录并保存下来,彰显于孔子之堂,以资后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儒家学术的追忆与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推崇,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