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韵述怀二首(其一)
明 · 孙承恩
地僻尘喧少,幽居谁与亲。
琴樽消侠气,花柳媚长春。
感事频怀古,逃名欲避人。
百年天地里,白日照乌巾。
琴樽消侠气,花柳媚长春。
感事频怀古,逃名欲避人。
百年天地里,白日照乌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地僻尘喧少”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的特点,暗示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接着,“幽居谁与亲”一句表达了在如此环境中,能与之为伴的只有琴与酒,以及四季常青的花柳,体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物为友的超然态度。
“琴樽消侠气,花柳媚长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通过弹琴饮酒,消解了往日的豪情壮志(侠气),而花柳的生机勃勃则映衬出春天的永恒美好,暗示着诗人虽身处世外桃源,但心中仍怀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感事频怀古,逃名欲避人”则揭示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复杂的情感。他感慨于世事变迁,常常怀念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渴望逃避世俗的名利追逐,寻求心灵的解脱。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既向往自由和平静,又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复杂有所反思。
最后,“百年天地里,白日照乌巾”以简练的语言总结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在百年的光阴中,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保持着内心的平静和对真理的追求,就像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他的乌巾,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他,不因岁月流转而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历史、自我和社会关系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