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书诸暨蒋观云诗集后赏析

书诸暨蒋观云诗集后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不曾相见廿年后,同异纷纷俱劫尘。
初意全违应有悔,苦心难闭尚馀呻。
荣枯迹已殊华管,功罪今犹混李荀。
未暇相哀各沉恨,遗诗得失付閒人。

鉴赏

这首诗《书诸暨蒋观云诗集后》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以及文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曾相见廿年后”,以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人事的更迭与世事的沧桑。接着“同异纷纷俱劫尘”一句,将世间万物的相似与差异,以及它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消逝,比作尘埃,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

“初意全违应有悔,苦心难闭尚馀呻”两句,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命运转折的反思。初时的意愿可能与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让人难免会感到遗憾与痛苦。即使如此,人们仍会在内心深处发出叹息,反映出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荣枯迹已殊华管,功罪今犹混李荀”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荣辱得失与是非评价。荣与枯、功与罪,都是生命旅程中的不同阶段与结果,但它们往往难以清晰地区分,如同李与荀,虽为同类却各有其独特之处。这反映了评价事物或人的困难性,以及人生经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未暇相哀各沉恨,遗诗得失付閒人”表达了诗人对蒋观云及其作品的感慨。在忙碌与纷扰中,人们往往无法相互慰藉,各自沉浸在自己的遗憾与痛苦之中。而蒋观云留下的诗歌,无论是得是失,都将成为他人闲暇时的思考对象,引发对人生、历史乃至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生、情感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性复杂以及文化传承的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