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梅陇杂咏二首(其一)
明 · 郑岳
树杂常遮日,墙低不碍风。
高眠三伏静,宴坐一尘空。
齿豁仍愁痛,鬓疏更觉蓬。
渭滨老渔钓,无意梦非熊。
高眠三伏静,宴坐一尘空。
齿豁仍愁痛,鬓疏更觉蓬。
渭滨老渔钓,无意梦非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梅陇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树杂常遮日”,生动地展现了夏日浓密树荫的特点,树木繁茂,遮蔽了阳光,营造出一种清凉与幽静的氛围。接着,“墙低不碍风”一句,通过对比墙的低矮与自然之风的自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高眠三伏静,宴坐一尘空。”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在炎炎夏日,诗人选择高枕而眠,享受这份宁静,仿佛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而“宴坐一尘空”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灵与超脱,即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平和。
接下来的“齿豁仍愁痛,鬓疏更觉蓬。”两句,通过描述诗人身体上的衰老迹象(牙齿脱落、头发稀疏),反衬出他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尽管身体不再年轻,但精神世界依然充满活力,没有被岁月所侵蚀。
最后,“渭滨老渔钓,无意梦非熊。”引用了姜太公钓鱼于渭水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不为世俗功名所动,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的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