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赏析

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

明 · 郭之奇
汉主忧匈奴,每饭意钜鹿。
冯郎垂白首,犹能语推毂。
不知今魏尚,宁问古颇牧。
文吏操法绳,而无宽大目。
漫有拊髀思,谁削功首牍。
千载听其言,壮士多颦蹙。
当日共花砖,此语曾追录。
何当阃外事,长寄书生腹。
喜峰动胡尘,盈庭方肉朒。
内虚邦政堂,外少登坛宿。
忽见金与刘,慷慨螭阶伏。
人目二痴儒,帝命无更仆。
金子监内军,君实司戎轴。
一军惊韩信,二快闻鲁肃。
遂携忠愤麾,往当遵永镞。
一朝酬主恩,四海环相哭。
是时我山居,遥传罢朝粥。
未获信陵车,空念蒲胥辐。
岂忘开路心,永念金台筑。
嗟君发轫初,矢志在沟渎。
何必据鞍人,此意千秋独。
男儿愧手中,安能死岩谷。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追和元诚拊髀思颇牧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将领李牧和廉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官场风气的不满。

首句“汉主忧匈奴,每饭意钜鹿”,描绘了汉代皇帝忧虑北方匈奴侵扰的情景,每当吃饭时便想起如何抵御敌人的策略。接着,“冯郎垂白首,犹能语推毂”则提到一位年老的将领,即使头发已白,仍能谈论指挥军队之事。

“不知今魏尚,宁问古颇牧”表达了对当前官场缺乏像李牧、廉颇这样的杰出将领的感慨。“文吏操法绳,而无宽大目”批评了文官拘泥于法律条文,缺乏灵活处理事务的能力。“漫有拊髀思,谁削功首牍”指出即便有人怀念过去的英雄,却无人为他们立下功勋的记录。

“千载听其言,壮士多颦蹙”感叹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被后世遗忘,壮士们因此感到忧愁。“当日共花砖,此语曾追录”回忆了过去英雄们的言论被记载下来,但现在却难以寻觅。“何当阃外事,长寄书生腹”表达了希望将军事才能交给读书人管理的愿望。

“喜峰动胡尘,盈庭方肉朒”描述了边境战事频繁,朝廷内部却显得空虚无力。“内虚邦政堂,外少登坛宿”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内外的危机。“忽见金与刘,慷慨螭阶伏”提到两位大臣的英勇表现,但“人目二痴儒,帝命无更仆”讽刺了他们的形象和地位。

“金子监内军,君实司戎轴”赞扬了金子监和君实的军事才能。“一军惊韩信,二快闻鲁肃”比喻他们的军事才能令人惊叹。“遂携忠愤麾,往当遵永镞”描述了他们带着忠诚和愤怒,前往战场作战。“一朝酬主恩,四海环相哭”表达了他们为国捐躯后,全国哀悼的情景。

最后,“是时我山居,遥传罢朝粥”描述了诗人自己在山中居住,听到皇帝因英雄去世而停止早朝的消息。“未获信陵车,空念蒲胥辐”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参与英雄葬礼的遗憾。“岂忘开路心,永念金台筑”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怀念。“嗟君发轫初,矢志在沟渎”回顾了英雄们从年轻时就立志报国的经历。“何必据鞍人,此意千秋独”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和独行其道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对当代官场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