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汝南
宋 · 苏辙
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
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
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
妻孥不及将,童仆具樽俎。
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
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
忻然暂一笑,舍我西南去。
去已还闭门,时作野田步。
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
精神凛如生,今昔吾与女。
已同羁穷厄,但脱生死怖。
幸世方和平,有土非寇虏。
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
何必潩上田,幸此足粳稌。
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
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
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
妻孥不及将,童仆具樽俎。
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
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
忻然暂一笑,舍我西南去。
去已还闭门,时作野田步。
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
精神凛如生,今昔吾与女。
已同羁穷厄,但脱生死怖。
幸世方和平,有土非寇虏。
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
何必潩上田,幸此足粳稌。
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迁居汝南》,表达了诗人从南方迁居汝南后的孤独生活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描绘了诗人离开南方前往汝南的情景。接下来,“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写出了诗人寓居期间的孤寂,很少与人交流。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故人的思念。他逃离颖州户籍,来到汝南,家人和仆人都随行,但诗人自己却感到像孤鹊般独自栖息。“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形象地刻画了这种孤独和徘徊。
诗人提到的朋友“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他的生活态度让诗人感到欣慰,尽管朋友离去,但他们的精神影响着诗人。在汝南的生活虽然简朴,“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诗人却感到满足,庆幸社会安宁,不必担心战乱。
最后两句“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有些遗憾未能及时与友人共度时光,但仍然怀揣着回归故乡的心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变迁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