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章改漕成都
蒹葭群玉间,莫盛登瀛洲。
元章真国士,未见心已投。
雅抱畎亩志,共怀天下忧。
馆阁育人材,孰云专校雠。
慷慨论世事,不见范尹欧。
疆埸况如许,宁不忧宗周。
精忠屹肝胆,苦语惊冕旒。
君去最勇决,我行尚迟留。
初别拟十载,相逢忽三秋。
龙飞起元老,江淮握貔貅。
礼罗得奇才,戎幕资良筹。
人事苦好违,壮怀莫能酬。
去持夔州节,遥泛瞿唐舟。
我亦来自鄱,兹行岂人谋。
八阵观壮图,三峡窥倒流。
访君义胜堂,顾我制胜楼。
如马谒白帝,卧龙寻武侯。
江亭览月色,园花赏春柔。
果分馀味甘,兰赠深林幽。
诗篇浩卷轴,墨妙辉山丘。
气薄文艳杜,词卑竹枝刘。
吏事容拙疏,交情荷绸缪。
纶言下北阙,绣衣使西州。
流钱岂君事,易地曾何优。
胡不班玉笋,入告嘉谋猷。
巴子国最贫,疮痍民未瘳。
君去谁抚摩,欲借嗟无由。
我已上祠章,归欤老田畴。
迟君还日边,寄书到东瓯。
鉴赏
此诗《送元章改漕成都》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以深情厚谊为基调,描绘了对友人元章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
首句“取友四十载,普天半交游”开篇即道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历经四十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接着“蒹葭群玉间,莫盛登瀛洲”以自然美景喻友情之珍贵,如同群玉环绕的蓬莱仙岛,无比美好。元章被赞为“国士”,虽未见面,心已相投,共同怀抱为国为民的忧虑。
“馆阁育人材,孰云专校雠”赞扬元章在教育和学术上的贡献,不仅育才,更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后句“慷慨论世事,不见范尹欧”表达了对元章在世事上的慷慨激昂,以及对历史人物范仲淹、欧阳修的敬仰。
“疆埸况如许,宁不忧宗周”体现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周王朝衰落的感慨。元章的忠诚与勇敢令人钦佩,“精忠屹肝胆,苦语惊冕旒”形容其忠诚坚定,话语直击皇帝心扉。诗人表达自己与元章的离别之痛,“初别拟十载,相逢忽三秋”,感叹时光匆匆,相聚不易。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元章赴任成都的情景,“龙飞起元老,江淮握貔貅”,元章作为朝廷重臣,将肩负重任,如同龙腾起于苍穹,手持兵权,守卫边疆。诗人对元章的才华与能力充满信心,“礼罗得奇才,戎幕资良筹”。
然而,人事往往难以如愿,“人事苦好违,壮怀莫能酬”。诗人虽有满腔热血,却无法随元章一同前行。元章即将前往夔州,诗人则前往长江上游,两人分别,“去持夔州节,遥泛瞿唐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元章的思念与期待,“我亦来自鄱,兹行岂人谋”。虽然各自踏上不同的旅程,但心中始终牵挂彼此。诗人参观了元章的义胜堂与自己的制胜楼,仿佛在精神上与元章相遇。他拜访了白帝城,寻找着武侯的足迹,希望在江亭赏月、园中赏花时,能与元章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国家的关怀、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