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孙宾老宰丹棱赏析

送孙宾老宰丹棱

宋 · 李流谦
回也真贤哉,陋巷一箪食。
卒然问为邦,所告王者事。
轲亦印微言,曰可禹稷配。
学道则爱人,偃昔尝有志。
他时武城弦,嘿与圣意会。
聊寄莞尔笑,汲深孰知底。
欲令诵所闻,姑以割鸡戏。
圣贤存心处,万类宅生地。
先生为己功,及物乃糠秕。
十室有忠信,百里吾敢鄙。
六经作县谱,赵张不到此。
春风七条丝,可以驯桑雉。
尧舜治天下,乃与治射比。
一朝坐廊庙,用有大小尔。
我昔从公游,顽璞不受砥。
经时去函丈,榛棘撑肾胃。
朅闻卫返鲁,倦马始休辔。
欲申趋隅问,已作横策起。
人生楦宇宙,孰为不朽计。
著书有存亡,德业亘千祀。

拼音版原文

huízhēnxiánzāilòuxiàngdānshí

ránwènwèibāngsuǒgàowángzhěshì

yìnwēiyányuēpèi

xuédàoàirényǎnchángyǒuzhì

shíchéngxiánhēishènghuì

liáowǎněrxiàoshēnshúzhī

lìngsòngsuǒwén

shèngxiáncúnxīnchùwànlèizháishēng

xiānshēngwèigōngnǎikāng

shíshìyǒuzhōngxìnbǎigǎn

liùjīngzuòxiànzhàozhāngdào

chūnfēngtiáoxùnsāngzhì

yáoshùnzhìtiānxiànǎizhìshè

cháozuòkuòmiàoyòngyǒuxiǎoěr

cónggōngyóuwánshòu

jīngshíhánzhàngzhēnchēngshènwèi

qièwénwèifǎnjuànshǐxiūpèi

shēnwènzuòhéng

rénshēngxuànzhòushúwèipèi

zhùshūyǒucúnwánggènqiān

注释

陋巷:简陋的小巷。
为邦:治理国家。
王者事:君王的事务。
微言:精微的言论。
禹稷:古代贤明君主。
爱人:关爱他人。
武城弦:孔子在武城教授音乐。
嘿:默默地。
会:符合。
莞尔:微笑。
割鸡:比喻教育入门。
戏:游戏。
存心处:心中所持的道德观念。
万类:万物。
糠秕:比喻微不足道。
忠信:忠诚和信义。
赵张:泛指学者。
驯桑雉:驯养野生鸟类。
治射:治理国家的才能。
廊庙:朝廷。
顽璞:未经雕琢的玉石。
函丈:古代长度单位, 比喻师徒间的距离。
朅闻:忽然听说。
横策:横放的马鞭,表示离去。
楦:容纳。
宇宙:天地万物。
不朽计:永恒的追求。
德业:道德和事业。
千祀:千年。

翻译

颜回真是个贤人,住在简陋小巷只有一篮饭。
突然被问治理国家,他能告诉君王的是治国之事。
孔丘也传承了微妙的教诲,认为他可与禹稷媲美。
学习道理就懂得爱人,孔子从前就有这样的志向。
他曾教导武城弦歌,默默与圣人的理念相合。
姑且借微笑传达,深井中水谁又能知其深浅。
想让他诵读所学,先用杀鸡取乐的方式引导。
圣贤心中存有万物,世间万物皆生于他们的教化。
先生为自己修养,但他的影响如糠秕般广泛。
即使十户人家忠诚信义,百里之地我也不会轻视。
六经如同县志,赵、张这样的学者未到此境地。
春风如七根丝线,足以驯服桑树和野雉。
尧舜治理天下,就像擅长射箭一样出色。
一旦坐上庙堂高位,权责大小自然显现。
我曾跟随先生学习,像顽石不愿接受磨砺。
离开师门多年,荆棘丛生,内心坚韧。
听说卫国返回鲁国,疲惫的马匹终于歇息。
本想请教问题,却已起身准备离去。
人在宇宙间渺小,何为永恒值得思考。
著作虽有存亡,德行事业流传千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送孙宾老宰丹棱》。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孙宾老即将赴任的祝福和期望。

“回也真贤哉,陋巷一箪食。”开篇即描绘出孙宾老的清贫与品格,如同古代圣贤之士,生活简朴而不失其高尚品性。这里的“一箪食”象征着他清廉自守。

“卒然问为邦,所告王者事。”此句表明孙宾老被朝廷征询治国之道,他将以自己的智慧和见解去辅佐君主。

“轲亦印微言,曰可禹稷配。”这里用了古代圣贤禹、稷的典故,赞扬孙宾老能够像他们一样施展其治国安邦的大才。

“学道则爱人,偃昔尝有志。”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学术修养和品德的认可,以及他曾经怀有的理想和抱负。

接下来的几句:“他时武城弦,嘿与圣意会。聊寄莞尔笑,汲深孰知底。”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孙宾老未来能够实现其志向,与君主的圣明思想相契合的美好祝愿。

“欲令诵所闻,姑以割鸡戏。”此句中,“割鸡”是一种简单的比喻,用来说明即使是小事,也要认真对待。诗人希望孙宾老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智慧传达给他人。

“圣贤存心处,万类宅生地。”这两句强调了圣贤之士的心胸博大,他们的思想如同广阔的居所,能容纳万物,孕育生命。

“先生为己功,及物乃糠秕。”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孙宾老不仅关注个人修养,也关心天下万物的态度。即使是小事,也要尽力而为之。

“十室有忠信,百里吾敢鄙。”这两句用来赞扬孙宾老在治理国家时,能够提拔忠诚之士,即便是在偏远地区也能发现人才。

“六经作县谱,赵张不到此。”这里的“六经”指的是儒家典籍中的《易》、《书》等,而“作县谱”则是说孙宾老治理地方时能够依据这些古代圣贤之学来制定政策。最后,“赵张不到此”表明即便是在古代伟人赵、张的时代,也未必能达到孙宾老这样的治国成就。

“春风七条丝, يمكن驯桑雉。”这两句用了春风温暖、柔和的形象来比喻孙宾老的施政手法,温和而又不失其力度,能够驯服那些刚硬难以驾驭的事物。

“尧舜治天下,乃与治射比。”此句将孙宾老的治国才能与远古圣君尧、舜相提并论,表明他有能力像他们一样治理好天下。

“一朝坐廊庙,用有大小尔。”这两句则是说孙宾老即使在权位上,也能够区分轻重缓急,处理各种事务。

“我昔从公游,顽璞不受砥。”诗人回忆与朋友同游的往事,并表达了对朋友坚守原则、不受外界诱惑的赞赏。

“经时去函丈,榛棘撑肾胃。”这两句形容孙宾老在处理复杂问题上的能力,如同能够穿过狭窄的地方,不被困难所阻挠。

“朅闻卫返鲁,倦马始休辔。”这里则是说诗人听闻了朋友即将返回的消息,而自己也感到疲惫,就像一匹长途奔波而归的马终于能够得到休息一样。

最后,“欲申趋隅问,已作横策起。”表明诗人想要询问更多,但孙宾老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赴任的事宜了。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流谦对朋友孙宾老的高度评价,也表现出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政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古代圣贤,诗人强调了孙宾老的治国才能和品德,将他描绘成一位现代的尧、舜式的人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