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舍弟之鄱阳居赏析

送舍弟之鄱阳居

唐 · 刘长卿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拼音版原文

yángjiāchùbiéyǎncháifēi
rénzàicāng

shānchūncǎobiànyúnyángwēi
nánfénghuíyànyìngliánxiāngbèifēi

注释

柴扉:简陋的木门。
故里:故乡。
沧波:苍茫的水面。
孤客:孤独的旅人。
湖山:湖光山色。
云木:树木。
回雁:北归的大雁。

翻译

我从鄱阳寄家的地方写信,自从分别后就一直关闭着柴门。
故乡的人们如今在哪里呢?湖面上只有孤独的旅人稀少如星。
湖光山色中春天的草木茂盛,夕阳下林木显得更加苍茫。
往南的路途中,我期待能遇见北归的大雁,它们或许会怜悯我与它们背道而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寄宿他乡时的孤独与对故人的思念。开篇“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表达了诗人在异地居住,门扉关闭,每一次告别都充满了留恋之情。

接着,“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沧波指的是长江的水波,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而“孤客稀”则形容了诗人在异地的孤单与少见。

第三句“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春天的草木繁茂,湖山之间充满生机,与诗人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晚霞下的树木也显得有些许脆弱,这不仅是景色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最后,“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则写出了诗人与归途的雁鸟擦肩而过,却又不得不相向而行。这里“应怜”表达了诗人的同情之心,他理解这些大自然中也在努力寻求归宿的事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人世间离别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猜你喜欢